摘 要: 對于初中生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是數學教育中關鍵的一環。本文就從數學教學的各個角度探討了如何針對新課改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重要科目,在學習和實踐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卻并不樂觀。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知識面過于狹隘,甚至教學資源僅僅限于書本,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教師將學生的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卻忽視了數學的實踐性,抑制了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和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在新課改的各項新型思想的指導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及時把握課改帶來的機遇,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幫助學生實現多元化全方面的發展。
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只是注重了知識的灌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卻沒有在乎。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
二、有效提問
問題的設計及課堂提問的技巧很重要,有效合理的提問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問題的難度要適宜,具有思維價值。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老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問題的設置要難易結合,讓學生既能吃的飽又能吃的好;問題要具體,表述要清晰、準確;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回答,不要急于評價,提問時要兼顧所有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另外,在化學教學中應該巧妙設疑:在新舊知識的結合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知識體系當中,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出設計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的思維受阻處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的注意;在學生所遇難指出設置問題,有利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困惑,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引起注意力。
三、改變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新課,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同時又強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聯系,課堂上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突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學習方法,訓練學生思維。
四、運用多媒體的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在教學中不斷的應用科學技術,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時,要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技術,能夠使教學的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進行有效提升,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同時能夠將數學的教學與新課改的理念進行結合。例如,在進行數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使數學中相對抽象的知識能夠直接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相對抽象的知識能夠具備較為直觀的印象,對相關的知識能夠更好的理解,提升數學的水平。
五、合理評價學生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評價水平,讓不同的學生得到相應合理的評價,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給學生評價時,應注意幾點:評價要及時,當學生在某科目考試或測驗取得優異成績或工作突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評價要公正,評價要真誠,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在某方面欠缺的學生多加理解和激勵。評價時要科學,評價時應以鼓勵為主,及時強化,鼓勵時要有尺度,也不能片面、單一,而要讓學生不斷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評價要廣泛,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事情,任何行為,只要值得評價,就可以適當給予評價,給予鼓勵。要激勵后進,任何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易于顯露高興,贊賞之情,對后進生表情上易顯示討厭,這是教師之大忌。教師是培養人才之師,人才有萬千種,不會千篇一律,要承認差異,正視差異,要鼓勵他們發展。
在初中的教學中,數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在新課改之后,強烈的沖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教學的策略以及方式進行有效的創新以及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學習的氛圍,加強發散思維的培養,運用多媒體的技術,同時要注重全面的發展,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使數學的教學能夠與新課改的理念進行有機的契合,使初中數學在教學方面提高質量以及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成為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俞劍.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探究
教學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
85~86
[2] 顧大柱.新課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積極
意義與兄善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