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過調查分析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認知狀況和滿意狀況,為提高其對組織生活滿意度所采取有效策略提供參考價值。方法:以自行設計問卷調查方式,調查獨立學院不同專業(yè)學生黨員213名;運用Excel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認知較高,但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需提高黨組織生活與學生黨員個人發(fā)展的相關度,需進一步黨組織生活的效果。結論:需采取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形式和豐富內容,增強黨組織生活的針對性,營造黨組織生活民主氛圍,加強黨務工作者的培養(yǎng)和業(yè)務培訓等措施,以達到進一步提高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
關鍵詞: 黨組織生活;黨員滿意度;學生黨建工作
一、引言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對學生黨員進行培養(yǎng)、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還需要提升其政治修養(yǎng)和個人綜合素質。學生黨支部完成如此重要使命離不開黨組織生活這個重要途徑,但目前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仍存在形式單一、內容乏味等問題,導致黨組織生活所發(fā)揮的作用不盡人意。大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如何,什么因素影響其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摸清影響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滿意度的因素,不僅有助于提升該人群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參加黨組織生活的積極性。為此,筆者認為到底什么因素會影響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深入到學生黨員人群中調查研究。有效分析影響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滿意度的因素,不僅能為有效地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形式和豐富內容提供重要的依據(jù),而且為進一步提高黨組織生活有效性和加強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依據(jù),同時還能增強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作用的認識,進而增強其參加黨組織生活的主人翁意識。
二、資料與方法
1、資料來源與調查對象。本調查資料來源于自編的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認知狀況和滿意度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廣州康大教育園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和康大職業(yè)技術學院兩所獨立學院的法律系、會計系、經濟系、外語系、旅游管理系、計算機系、藝術設計系部分在校學生黨員。
2、調查工具及內容。采用自編問卷《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認知狀況和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學生黨員進行調查。該問卷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調查對象的所在年級、政治面貌、黨齡等;第二部分是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認知狀況調查,主要測查學生黨員對學習黨的相關政策、提升自身素質和提高組織生活有效性意義等方面的認知狀況。第三部分是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調查,旨在測查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情況。第四部分是學生黨員對提高黨組織生活有效性的期望調查,旨在測查學生黨員對提高黨組織生活有效性的期望值,并從中找到解決目前黨組織生活所遇到問題的對策。
3、調查與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認知狀況和滿意度進行非概率抽樣調查。對問卷調查所收集的調查資料經整理審核后用Excel電子表格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認知狀況的調查分析。第一,對通過黨組織生活學習黨的相關政策的認知較高。約91%學生黨員認為作為黨的一分子,應該在黨組織生活中學習黨的相關政策;5%學生黨員認為有一定的意義,但太枯燥無味。仍有3%學生黨員認為只是紙上談兵,是一件離我們很遠的事情,只是執(zhí)政黨的事。可見,學生黨員通過黨組織生活學習黨的相關政策的積極性較高,但存在枯燥無味的問題,更有少部分學生黨員需要樹立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黨組織生活和學習黨的相關政策。第二,.認為黨組織生活有助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發(fā)揮模范作用。在對黨組織生活意義方面,91%以上學生黨員認為有助于提高學生黨員綜合素質、充分發(fā)揮學習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約77%學生黨員認為是每一位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約67%學生黨員認為是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的基本手段;不足61%學生黨員認為是貫徹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可見,學生黨員希望通過參加黨組織生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了滿足學生黨員的需求,黨組織生活需豐富內容。另外,仍有部分學生黨員并沒有認識到黨組織生活也是對自身的一種監(jiān)督,這不利于引起其對黨組織生活的足夠重視。第三,對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意義有較高評價。在對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意義的認知上,約87%學生黨員認為有助于全面提高黨員的素質;79%學生黨員認為有助于保持黨組織先進性和增強黨組織戰(zhàn)斗力、凝聚力;約3%認為沒有多少作用。由此可看出,學生黨員認為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無論對個人發(fā)展還是黨組織的建設都有重大的意義,這為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可看出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有較高期望值,需要滿足其不同層次的需求。
2、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滿意度的調查分析。第一,黨組織生活與學生黨員學習和生活的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據(jù)調查統(tǒng)計,不足25%學生黨員認為黨組織生活與自己專業(yè)、學習和生活很緊密;約74%學生黨員認為有一定的關系;約1%學生黨員認為毫不相干。一方面說明目前黨組織生活與實際生活的相關度不高,主要是因為內容和形式單一。約91%學生黨員認為黨組織生活主要內容和形式是黨員發(fā)展、轉正審批大會。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希望通過參加黨組織生活對自己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和生活閱歷的豐富有幫助。第二,對黨組織生活的氣氛滿意度較高。在對黨組織生活氣氛滿意度方面,90%以上學生黨員認為嚴肅活潑,民主氣氛好;約8%學生黨員認為氣氛過于嚴肅壓抑,過于官方;約1%學生黨員認為過于散漫,紀律欠佳。可見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整體氣氛滿意度很高。但是仍有少部分黨組織生活追求過于正式的效果,發(fā)言過于官方,導致氣氛過于嚴肅。第三,對黨組織生活的效果滿意度較高。約27%學生黨員認為效果很好,66%學生黨員認為效果比較好,約7%學生黨員認為效果一般,而沒有學生黨員認為效果較差或者很差。學生黨員認為黨組織生活主要使其收獲觀念更新(約51%),能力提高(約33%)和信息量增加(20%)等,沒有人認為黨組織生活沒有給其帶來任何的收獲,說明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效果比較滿意。第四,對黨支部指導老師的指導作用比較滿意。在對黨支部指導老師的作用滿意度方面,約63%學生黨員認為非常負責,認真指導支部各項組織生活,且成效顯著;約36%學生黨員認為比較負責,能參加黨組織生活,并有一定作用;約1%學生黨員認為黨支部指導老師很少參與支部活動,很少對本支部的工作給予指導。可見學生黨員更希望有指導老師負責黨組織生活,因此有必要給學生黨支部配置指導老師,并提升其業(yè)務水平。第五,對黨組織生活總體比較滿意。在對黨組織生活總體滿意度方面,約32%學生黨員表示很滿意;但大部分學生黨員表示比較滿意(約61%);約7%學生黨員表示一般。由此可見,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總體上滿意度較高,但主要集中在比較滿意程度上,非常滿意的占比較低。這說明了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滿意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建議與對策
1、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形式和豐富內容,提高學生黨員的積極性。針對黨組織生活與學生黨員學習、生活相關度不高的問題,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的形式和豐富內容,以提高與學生黨員發(fā)展相關度。
在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形式方面,需結合多種形式開展黨組織生活,不僅有利于滿足學生黨員的不同需求,更有利于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約56%學生黨員認為應引入時事熱點分析。針對具有時代性、敏感性的時事熱點,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黨員進行研究和探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有部分學生黨員認為應舉辦演講會或開展學習黨的知識競賽、獻計獻策活動、學術研討,講座和組織書評等形式,把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
在豐富黨組織生活內容方面,需結合校內外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開展活動,更有利于滿足當代學生黨員的多層次需求。約60%學生黨員認為外出考察參觀或參加志愿服務最受歡迎,大力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將志愿活動融入組織生活,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將成為增強學生黨員黨的宗旨意識、創(chuàng)新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和提高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的有效載體,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1]。還有部分學生黨員認為應開展文體活動、學習理論時政和發(fā)展黨員。
2、增強黨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全面提高黨員綜合素質。根據(jù)調查統(tǒng)計,僅約30%學生黨員認為能從參加黨組織活動中提升個人能力,因此,黨組織生活需要增強其針對性,幫助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有助于學生黨員從中收獲更多,進而增強其為提高黨組織生活有效性出謀劃策的主人翁意識。約46%學生黨員最希望提供職業(yè)技術或者業(yè)務技能的培訓,這就要求黨組織生活與學生專業(yè)元素相結合,以專業(yè)學習和實踐為依托開展黨組織生活,將專業(yè)元素融入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學生黨員的參與性更強,可發(fā)揮性更強,自主性更強,不僅是適應社會需求,適應大學生黨員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專業(yè)興趣和專業(yè)認知度,更有利于提高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2]。約38%學生黨員希望提高時事形勢分析能力,約28%學生黨員希望提高黨的理論知識和黨務工作技能,約15%學生黨員希望豐富科普知識。
3、營造黨組織生活民主氛圍,發(fā)揮黨員先鋒楷模作用。90%以上學生黨員希望黨組織生活氣氛是嚴肅活潑和民主。在提高黨組織生活有效性方面,黨內民主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學校黨建層面,可在學校官網(wǎng)上專設學生黨建專區(qū),為學生黨員提供關于黨的時事熱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和關于中國共產黨的經典著作,為提高其理論水平提供思想理論武器;也可建立黨組織生活論壇,讓學生黨員對時事熱點積極發(fā)表看法,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身政治素質;還可利用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技術,穿插生動健康的娛樂內容,使黨員在放松的心情下,自覺地、愉悅地選擇瀏覽對象,從而為黨組織生活開創(chuàng)出一個富有生機的新天地[3]。在學生黨支部層面,可吸收重點發(fā)展對象或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本支部組織生活,不僅可以讓更多學生參與黨組織生活,還可以展現(xiàn)學生黨員的思想和精神風貌,更有利于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4、加強黨務工作者的培養(yǎng)和業(yè)務培訓,為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打好基礎。建立一支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黨建工作隊伍,可為創(chuàng)新組織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約93%學生黨員認為有指導老師指導黨組織生活,效果會更好。目前學生黨支部書記大多是由輔導員擔任,但輔導員所負責學生人數(shù)較多,日常工作事務繁多,實際上黨組織生活的開展大多是由學生兼職黨務工作者負責,專職人員并不多,導致黨務工作者的整體業(yè)務能力不高,直接影響到組織生活的有效性。因此,提高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首先要堅持由輔導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充分發(fā)揮其在黨組織生活中的引領和導向作用。其次,要培養(yǎng)一支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學生黨建干部隊伍;再者,鼓勵黨務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最后,要針對黨務工作者的培養(yǎng)和業(yè)務培訓制定詳細計劃,并加強他們之間工作交流和經驗分享,有助于相互借鑒。[本文是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校級黨建課題“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研究—基于廣州康大教育園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調查分析”(2013B013)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丁祺,馮生.如何提高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探究[J].中國商界,2010(8)
[2] 郭超龍.將專業(yè)元素融入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實效性研究[J].才智,2009(17)
[3] 吳洪生.網(wǎng)絡技術為黨組織生活增添活力[J].冶金企業(yè)文化,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