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即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小學數學教學離不開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可以以生活展開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文章從情景式教學方法的導入形式入手,簡要地分析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有效應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情景式教學方法;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我們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組織形式的單一化;解題方法的公式化;教學過程的程序化;解題答案的唯一化。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固化極大地束縛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好的情境往往是貼近生活,使小學生產生親切感,能激其發探究欲望,蘊藏了與新知學習密切聯系的數學問題。具有較大信息量,能使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基本在同一情境中展開。
一、情景式教學方法的幾種基本導入方式
對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如何創設高效情境、促進主體學習,是一個重要課題。情境的創設要具有鮮明性、新異性;要具有情境的體驗;要創設親和的人際情境。其導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編成故事用于導課,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探究。
2、小學生特別是中低年級小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短暫,穩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圍小。在導入環節中,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好動、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創設一種游戲情境,使學生心情愉悅,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高高興興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領悟數學知識的樂趣。
3、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提得巧,能喚醒小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究。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景:在一片草地上用一根繩子把一只羊拴在木樁上,羊兒在咩咩地吃草,學生感到新奇,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教師乘機引導學生“看到這幅圖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積極思考紛紛提出問題,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情景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小學數學概念的形成,基本上首先對現實世界中大量客觀事物進行觀察,形成表象,然后通過比較、分析、綜合,舍棄非本質的屬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屬性。由此,創設直觀性課堂情境,可以引導小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通過實物投影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具體表象,使小學生從中進行分析抽象,掌握概念。采用實物投影,能夠給學生提供具體實例,使學生從中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出計算法則,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則,有利于發展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以游戲和小組討論兩種方法入手,創設開放性課堂情境,開放課堂,能讓學生張揚個性,提高他們學習的動力,激發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3、小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只要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能夠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對于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靜止”的內容變為“活動”的形象,發展小學生智力,培養小學生觀察、思維、解決問題等能力,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情景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師生“一問一答式”,學生的思路設定在老師設定的框框內,處于被動狀態,課堂教學不能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久而久之,小學生會產生依賴、順從思想,缺乏質疑問難的精神,其思維也將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好奇、好問、求知欲望旺盛等特點出發,引導小學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并不斷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實現借助發現促進探索,借助探索促進發現,借助發現促進創新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師圍繞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灌輸式”傳統教法進行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讓小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技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對新知的主動探索。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動手實踐操作,使小學生的認識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最終掌握新知識的特點與規律。這樣,小學生既能準確、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新方法,還使其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如何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直接向學生講解求解面積的公式,可以利用多媒體形象的演示,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通過圖片演示,將平行四邊形進行切割,重新組合成為一個矩形,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習過的矩形面積求解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邊長×高。從本題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多媒體形象的演示,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動思維,發現平行四邊形與矩形之間的聯系,學生更容易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原理。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能讓小學生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多向交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討論,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有利于提高每個小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而產生獨特的見解,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從情境的趣味性及現實性出發來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教師要以“點燃有效興趣”為起點,合理選擇情境素材,精心設計情境過程,努力實現創設高效情境、促進主體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