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養一大批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實用性旅游人才”是旅游專業教學目標之一。對于中職學校學生而言,三年之后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踏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在學校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學生,更能主動積極地為適應企業而自主學習,更受當今旅游企業的歡迎。因此,為了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就顯得更外重要。分析中職旅游專業現狀,作出相關分析,嘗試尋找提高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 中職旅游;教學現狀
一、中職旅游地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旅游地理課程是中職旅游專業學生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對于旅游專業學生的知識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通過這門課程帶動其他專業課程的發展與改革。
1、課程內容存在交叉或重復現象。在中職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諸多教材,針對不同教學層次或教學對象,但是教材存在明顯的共性,尤其在旅游資源相關內容方面,存在較大比例的重復現象;在教學內容方面,多集中于旅游資源的規劃與開發、導游基礎、國家概況、旅游文化等內容,由于僅考慮到學科的系統性格局,為教師授課提供方便,但是缺乏對旅游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視,與旅游專業人才市場定位不一致,不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
2、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職業能力。以中職學校當前設置的課程情況來看,雖然學生對旅游地理產生一定興趣,認為可從中學到相關旅游知識,并提高綜合素質。但是以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大多數學生缺乏對學習成效的認同性,雖然在課堂表現出濃厚的學習欲望,但是在考試時卻只能死記硬背。可見,在旅游地理教學中,教師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性,課程教學與考核的實用性不強,對加快轉變教學方法,提出全新要求。
二、樹立良好的班風,創設專業教學環境
開學伊始,首先請同學們說一說兩年以后想做什么。同學們非常活躍,有的說要做導游,有的說要做展覽館的講解員,有的說就做酒店的服務員,還有的說什么也不想做,就想玩。我說:“好,咱們就說玩,玩是我的一大愛好,也應該成為你們的一大愛好,因為玩可是我們的專業,你們說是不是。”同學們有的點頭,有的看看我,等待下文。我又接著說:“以后每次我的專業課,我們都要請一位同學帶我們玩5分鐘,至于帶我們去哪里玩?玩得高不高興,就看你的了。從明天開始,請同學們每人帶一份這學期你打算帶我們去玩的旅游景點的圖片資料,咱們一起把教室布置一下,看看能不能看出是旅游班,怎么樣?”這個建議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第二天,我走進教室,眼前一亮,中國的、外國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名山大川盡收眼底,滿眼的綠色、藍色、紅色,黃色,五彩斑斕。我很滿意,同學們有些小得意。環境影響人,環境改變人,環境不僅可以改變人的學習目標,改變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可以改變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的環境想不感興趣都難。
三、創新旅游專業的教學方法
當前,各中職院校旅游專業的教學多以課堂的講授方法為主,很多較新的教學方法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德國作為世界范圍內較發達的職業教育國家當中的一員,在20世紀的80年代就將行業以及工作任務作為導向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廣泛的應用到了職業教育當中,像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等,都是能夠使教學效果明顯提高的新教學方法,可以將職業教育的特色充分的體現出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為了保障學生的實用性培養,中職院校應該積極開展校企聯合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中職旅游院校應盡量選取高起點、高標準的校企聯合單位開展實訓平臺建設,以保障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基地的使用價值。專業知識是進行實踐操作的理論基礎,所以校企聯合發展實訓基地的訓練項目,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實踐能力為宗旨,營造符合社會發展與行業需求的真實職業環境,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進行實地訓練與技能實踐的需求。
五、實行校企合作制度
中職學校要想使本校的旅游專業能長遠發展,就應該將學校、政府、社會三者聯合起來,杜絕將這三者割裂開來。學校要通過開展多條途徑促進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優秀的旅游企業也要積極與學校配合,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旅游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也可以將企業職工安排到學校進行再教育,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另外,企業還可以將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搬到學校里來,為學校的教師提供科研數據和資料等,改善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
六、完善考試評價體系
由于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重在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所以其考試與評價方式也應有別于變通中學,做到“做”一與“考”相結合,“學”與“行”相結合。
1、注重期末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應分實際操作與理論考試兩種測試方式,這種測評既檢測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又檢測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應變能力。期末考試占總評的比例應控制在40%左右,實際操作和理論考試各占一半。
2、重視實習表現。中職教育的目的決定了技能的重要性,而技能需要在實際訓練中得到體現與加強。因此中職學校要強化實訓,真正做到以實習成績作為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學校應把學生的實習表現列入總評成績之中,占比可控制在30%左右。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可以講知識運用于實踐上的人才。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必須培養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旅游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旅游職業能力,與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通過開展有效的教學與實踐活動,既可提高學生理論基礎,也可鍛煉基本工作技能,為今后步入社會、進入旅游行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芳.新課改下中職旅游教學的現狀和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2)
[2] 魏小安.旅游目的地發展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