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級文化是學校組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這樣一個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顯得更為重要。通過調動學生參與的內部建設,再配合以物理人文環境,良好人際關系以及班主任的積極引導等外部建設,內外結合、雙管齊下,共同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是打造一個健康、文明、有活力的現代班級的有效方式,也是現代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 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學生人格培養
我們知道,要激勵一個集體,必須形成大家共同擁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這種追求和希望,能團結大家、激勵大家、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當這種局面形成時,這個團體就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所以在班級建設時,班主任必須引導全班教師和學生共同繁榮班級精神文化。
一、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1、建立健全評價體系,正確看待名次。在如今的巨大的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生以及家長過分看重分數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一切以分數的高低為評判標準,這成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首當要害。獎罰分明,良性競爭。教職工作者應該努力使得孩子明白分數不是學習唯一的動力,不要有意或無意在班級里過分表揚那些分數極高,名次極高的同學。學生學習的能力參差不齊,對于面對考試的能力也自是自有高低,教師們應該重視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生學習的勞動成果,只要有一點進步,便可酌量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們要欣賞學生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只要學生們的行為是誠信,友愛,和善的我們就要鼓勵。老師對于的學生的成果肯定至關重要。學生是單純的,老師的言語用詞,深深地影響著學生今后的未來發展。對于學生的評價要綜合考慮,不能片面的定論。
2、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學習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不是枯燥乏味的。班級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舞臺,在這個舞臺里,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探討問題,一起修養身性。營造出一個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會使得學生真正的“親其師,信其道”,然后拓寬學生的視野,承認學生的差異,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在班級這一舞臺上創造性地學習、生活。同時激發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與進步,當一種“班榮我榮,班辱我辱”的觀念在大家的心頭暗暗扎根時“,學比先進,迎頭趕上”的意識也會與日俱增。
二、關于青少年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1、加強認知教育,形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是個體調控行為的最高層次的參照系。人格,實質上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演”與展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推動優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動力,也是構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決了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問題,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其人格健康發展的動力機制。
2、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促進學生自我肯定。現代青少年人格結構中普遍地少了進取銳氣,其原因就是少了“自尊、自重、自強”,少了對健全人格渴望與追求的最重要的內部動力。所以,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組織有針對性的創造活動、志趣活動以及有助于個體特長發揮的活動,激勵和推動學生去獲得成功,使他們從小就充滿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欲,逐漸克服和消除他們人格結構中的自卑、懦弱、不敢進取等消極特征。
3、積極組織交往活動,拓寬學生心理空間。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廣闊范圍內組織學生進行交往學習。豐富多彩的交往不僅可以擴充認知領域,優化認知結構,增進相互理解,而且可以開闊胸懷,淡化沖突,凈化不良情緒。健全的人格總是離不開交往的,離群獨居必然導致心胸狹窄,互不溝通往往滋生疑慮心理和對立情緒。因此,一定要注重學生社交意識和社交能力的培養,可有計劃地組織文娛聯歡、體育競賽、社會調查等活動,從中增強他們主動社交的意識,培養他們的社交習慣,鍛煉其社交能力,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礎。
4、增強學生人格建構意識,引導學生自我完善。人格教育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需要學生具備強烈的自我構建意識。人格的塑造過程,實質上就是個體心理結構的“自組織”過程。青少年只有具備了自我建構人格的明確要求和強烈愿望,并主動尋找自身人格中的弱點,積極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這些弱點,教育才卓有成效。為此,應努力設法增強學生人格建構意識,使他們懂得健全人格是個體主動建構的結果;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構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嚴于解剖自己,再選擇有效途徑去克服弱點,提出自我改造的設想和措施;指導學生針對自身弱點有選擇地投身社會實踐,從知行統一的角度來完善人格等。
5、重視對人格缺陷學生的心理輔導與訓練,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對于有人格缺陷的學生,學校和教師要給予特殊的關懷和指導,一方面要幫助他們意識到自身有人格缺陷,認識到其深刻危害性,產生致力消除缺陷的信心和緊迫感;還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強化他們的某些心理素質,提高某些心理素質的水平,影響和促進那些不良人格品質向良好方向發展,直至逐漸形成健全人格。
總之,文化是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有文化的國家才會有發展前進的精神動力;有文化的民族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民族;因此一個有強大學習力的班級必是有文化氛圍的班級。由此可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孟令川.班級文化建設小議[J].黑河教育,
2011(03):64~79
[2] 陳瑞琳.新課改下如何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J].內蒙古教育,2009(22):25~36
[3] 高茹.潤物細無聲——班級文化建設例說
[J].教書育人,2011(16):46~77
[4] 田恒平.談班級標識文化的建設[J].班主任,2009(0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