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作為合格的生物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實驗動手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實驗教學管理水平,要有較強的實驗意識,愛崗敬業,肯吃苦、肯鉆研。高中生物實驗,雖然不像高等院校的實驗那樣技術含量高、難度大,但很難想象,一個連實驗基本儀器都不能很好使用、簡單的維護都不懂的人,能夠獨立完成好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工作。生物學實驗的取材非常關鍵,材料合適會使實驗成功率大大提高,生物教師要幫助實驗員準備合適的實驗材料。
一、實驗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幾乎100%的學生都喜歡動手做實驗,特別是當他們成功地做成一個實驗時,其喜悅之情難以自禁。學生這種對實驗本身的心情又會遷移到相關的知識上來,激發他們探求知識的熱情,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其智力的開發,有利于其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實驗教學評價在實驗教學中是重要的反饋手段,它可以支配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制約著學生的實驗動機、實驗態度和實驗策略,因此實驗教學評價成為影響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筆試是教師的主要實驗教學評價方式,這種書面形式的考核方式被多數教師認可,它簡單省時,其內容上主要是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等理論知識,但是,這種筆試考核實驗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實驗態度等,造成學生做與不做實驗成績差不多,形成“老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從這幾年的理科綜合測試看,實驗試題不再是課本中的實驗,而是一個全新的情境,考查的是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這種能力要求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的自然科學理論、實驗方法和儀器,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處理相關的實驗問題。隨著高考的改革,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逐漸擺在了重要位置上,平時扎扎實實搞好生物實驗教學,多開展探索性實驗,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科學研究的方法。
二、在實驗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以往的學生實驗中,實驗材料、試劑都是書本上指定的,課前都是由教師準備好。實驗時,學生完全按規定的步驟進行。學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機械操作者,整個實驗對學生來說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而高中新課程要求在實驗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如做《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之前,老師先給學生交待一下鑒定這三類物質所用的試劑及顏色反應。然后請幾位較積極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幫忙準備實驗材料、儀器,以及試劑的配制等。做實驗前,把學生分幾個實驗組,并指定那幾位幫忙的學生做組長。做實驗時,老師同時呈現好幾種材料,讓每組學生自己選擇一兩種,并預測自己選擇的材料含有哪類物質,相應的要用什么樣的試劑及儀器。這些以前老師做的工作現在全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存在的疑惑及操作問題進行指導,對實驗速度較快的組,老師可鼓勵他們再選擇其它材料繼續做。做完各組組長設計好記錄表格,把預測結果與實測結果記錄下來。然后小組之間交流實驗結果,并交換意見。最后各組上交記錄表格,由老師匯總全班共檢測多少種材料,連同其中含有哪些化合物再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所有的材料有全面的認識,并引發學生思考:“如何正確選擇食物?”這樣使學生加深對實驗全過程的認識,提高實驗課的效率,也激發了學生做實驗的興趣。
如在學習“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我們要求學生能將此實驗與“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進行對比,對比的依據是兩實驗都用到了洋蔥。另外,在學習“觀察植物細胞質流動”實驗時,我們希望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把細胞質與葉綠體的關系想象成河水與船的關系,從而加深對細胞器與細胞質基質的理解;當然我們還要求學生能產生某些創造性的思維,如在學習“酶的專一性”實驗時,學生竟能提出“胃蛋白酶能把胃自身催化分解掉嗎?”從而加深了對酶的反應條件以及細胞膜結構的理解等等。總之,課堂上,學生活躍的思維,便是課堂的靈魂。
三、在實驗教學中尊重個性,鼓勵創新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探究,主動發現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學習活動。探究學習過程運用于生物教學,具有以下特點:探究學習能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觀察生命現象,探索生命本質,從而獲得生物學知識,有效地形成生物學概念;探究學習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學概念的前提;探究學習能培養學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積極態度,如同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生命科學寶庫的金鑰匙。探究教學應分層次、把握度,面向全體學生。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由于班級人數多,難管理,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層次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了解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探究學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他們積極思維,開展有創造性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梯度。教師的評價應以激勵為主,激勵性評價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成功,微小的進步,努力的方向,從而產生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當放寬評價尺度,而不必過于嚴格,只要學生積極地參與了探究,去嘗試了,就應該得到表揚和肯定,而不論答案正確與否。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嘗試、總結、改進,并不斷地借鑒別人的成功做法為我所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探究性學習一定會在我們的生物教學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