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的一個學習上的問題,即審題問題。從現狀闡述,原因分析,方法措施三個方面來介紹對于如何培養學生審題習慣的想法。
關鍵詞: 審題;習慣
一、學生審題習慣欠缺的原因分析
1、客觀因素。現在新課程的教材,特別是人教版的數學教材,非常重視提供豐富情景的素材供學生學習。特別是低年級,題目的呈現大多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就對學生審題時的觀察能力、語言能力、選擇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對教師把握、呈現教材的能力、技巧提出了考驗。到了高年級,題目總是以極其多的信息含量并外加較為復雜的數量關系,這就需要學生擁有較好的分析和提煉能力,選擇合適的條件來解決問題。
2、主觀的因素。
(1)教師方面。①態度。不少教師對學生審題習慣養成培養不夠重視。無論是平時的教學活動,還是公開課甚至是較有規模的觀摩課上,教師們出示題目后,有的是自己讀一遍題,就讓學生開始解答,這時部分學生是根本不明白題目的要求,因為學生的語速跟不上成人的,更不用說在教師讀一遍的情況下能理解題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不認真審題的習慣。
②方法。在審題習慣培養上,即使兩個教師的重視程度是一樣的,但有時學生反應出的情況也有差異,這往往是教師訓練方法的不同引起的結果。
(2)學生方面。①態度。態度決定一切。一個習慣的養成更是如此,盡管老師平時很重視,經常強調,但是學生本身不配合,導致的結果也將不近人意。②方法。審題時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做記號的方法,或者其他一些引起自己注意的好的手段。不同的學生養成這個習慣的途徑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對于題目直接采取一掃而過的方法,根本沒有做到認真仔細的精讀。
二、培養學生數學審題習慣的方法和措施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從筆者采用的審題三步走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審題習慣。
第一步:初讀選信息。
很多學生拿到題目常見的狀態是:輕描淡寫的看一下,大概知道題目的要求,就急匆匆的下筆開始做了。有些甚至是用經驗來判斷這道題的要求,以前做過類似的,他就自以為的是這樣做。很少有學生能認認真的把題目讀完整再動手做,這跟孩子本身的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一次作業中,有這么一道題:如果用x表示買蘋果的數量,用y表示買梨的數量,那么買x千克蘋果和y千克梨共需要( )元,旁邊還用圖的形式告訴學生蘋果和梨的單價。在我們看來這是多么簡單的問題,可是班級里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是錯誤的。原因是他們并沒有關注到蘋果和梨的單價,而是自己在改編題目。所以,在教學時每次練習前,都要求學生自己讀一遍題目,學會從題目中選出有用的信息,做上相應的記號。長期堅持,相信總有一部分孩子能受到影響,養成細讀題目的習慣。
第二步:指導學生把事情說清楚,即如何看圖、讀懂文字、讀懂表格。
初讀題目后,緊跟著不應該是做,而是把題目中的意思解釋一下。用自己的語言或其他方式對題目進行解釋,從而加深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幫助自己更好地解決問題。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有這么一道題:加工900個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a個,實際每天生產b個。(b>a)要求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實際比計劃提前幾天完成”。很多孩子看了問題后馬上動筆做,還沒搞清楚它們的關系就開始做那結果一定不太理想。像這個題可以說“實際比計劃快了幾天”或“實際比計劃少用了幾天”。如果這樣說過后,孩子自然明白到底是實際的天數多還是計劃的多,搞清楚了列式計算也就沒有問題了。
第三步:指導學生用逆推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總是顯得比較迷茫,一遍題目讀下來似乎沒有捕捉到任何對他有啟迪的信息,導致他們在解決問題時找不到入口。如:小華買了4支鉛筆和6張圖畫紙,共用去9.8元,每支鉛筆0.8元,每張圖畫紙多少元?這個問題一般的學生讀完后可能還沒有頭緒,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個時候建議學生從問題著手再倒回去看題目,求得是每張畫紙的價格,那么必須要有畫紙的總價和數量,再看畫紙的數量是6,那么總價怎么求,畫紙的總價必須用鉛筆盒畫紙的錢減去鉛筆的花費,鉛筆的花費需要鉛筆的單價和數量,題目中是否有告訴我們。這樣帶著問題再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簡單多了,而且更多孩子能有條理的解決好這個問題。經常性的引導孩子用逆推的方法,帶著問題找信息,這樣的審題更有效果。
拿破侖·希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小學階段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這不僅僅是教會了學生如何解題,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去思考問題,積極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總之,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把一些不好的審題習慣扼制住。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方能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 羅春華.培養審題習慣與審題思維提高審題能力
[2] 吳艷玲.小學生數學學習審題習慣的培養敘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