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知識廣博的延伸性,大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學要拓展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空間,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 高中政治;學習;興趣
一、良好的開始
講好課的開頭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第一步。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上課一開始學生就注意聽講,他們就有可能連續認真地聽下去。否則,他們的注意就不易穩定,掌握的知識也不全面,學習效果自然受到影響。教師對教材應有十分準確的把握,努力設計出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語”。可以通過講與本節課有關的故事、成語導入新課;或在課的開頭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造成懸念等。同時,教師還要儀表端莊、親切和藹、自信心十足。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條理清楚,并聯系實際講好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和意義,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果教師走進教室時精神倦怠,講話有氣無力,沒有條理,就不難想象學生的狀況會怎樣,整體教學必然要受影響。音樂與表演使用音樂導入新課,能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如在講“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時,播放2008北京奧運主題曲《我和你》:“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北京。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悅耳的歌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使枯燥乏味的哲學原理學得形象生動。
二、寬松的課堂氛圍
面對蓬勃發展的時代、日新月異的社會和渴求新知識新思維的學生,教師要善于創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提倡有激情、有微笑的政治課教學,即快樂教學。傳統的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講授方法,已經愈來愈不適應時代精神、社會需求和學生的期盼。政治課課堂教學尤其要將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基礎,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政治課課堂教學常用的情境包括認知情境、情感情境、問題情境,此外還有心理情境、想象情境、思維情境、推理情境等等,教師的微笑是一種自信,一種教養,更是一種良好的風度,一種獨特的成熟的心態,一種教師寬容忍讓精神的體現。有老師微笑的課堂,一節課就能輕松度過。教師用微笑來肯定學生們的表現,學生們情緒就穩定,心情就舒暢,對知識技能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便能更主動,更高效地吸收知識。筆者認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關注社會熱點
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革新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及時地捕捉一些高新科技的熱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關注知識的熱.點,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例如,結合我國三峽工程建設的進展情況,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分別從財政、稅收、國家宏觀調控、國家職能等方面分析。又如,當今伊拉克戰爭問題,讓學生結合經濟常識,來分析美國的經濟、綜合國力、財政與稅收等;結合政治常識,分析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以及強權政治與霸權主義等問題;結合哲學常識對美國的所作所為做理性的解剖與分析評價等等。
四、設置疑問和懸念
中學政治(思想品德)教材體系的重構,要求執教者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基礎上自主學習、享受知識,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課堂上通過應試化教學培養應對各種考試的理論型學生。執教者要在提高課堂駕馭力的前提下,在“設疑——析疑——解疑”的過程中,運用執教智慧拓展學生的智慧,尊重學生的思維,欣賞學生的創新,構建智慧型課堂,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所謂問題情境,即以質疑的方式而創設的教學情境。
古往今來的教育家都承認:“學貴有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問題情境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前進”。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思維,要善于設問,經常設問,可以使學生異常興奮,議論紛紛。作為一名循循善誘的政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做到:以問題切入,以問題引導,以問題過渡,以問題深化;在設問質疑,答疑解惑,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師生互問互答的過程中,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誘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五、運用幽默藝術
恰當地運用幽默藝術,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調節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增強教學效果。教材中生動活潑的教學圖都富有幽默感,可以使學生產生新鮮好奇,而新鮮好正是誘發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教材中的幽默,是教學幽默中的“富礦”所,最能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許多笑話、漫畫、相聲、格、警句、歇后語、謎語等,無不妙處橫生。教師拈手拿,便可獲得良好的幽默效果。教師應獨具慧、善于發現,精心運用,教師、學生和周圍其他人在日常活中所發生的軼聞趣事和出現的形象比喻、俏皮話、順溜、打油詩等。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會引起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變成一種精神享受。
六、巧設疑問激發學生興趣
“疑”是激發思維的起點,“疑”是激發思維的動力。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有所進取。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憤憤、口徘排”的狀態,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及時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實踐證明,疑點、問題是思維的啟發劑,它能使學生的求知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而在思想政治課“沃土”中生長出來的諸多疑點,又具有豐實的“營養成分”,是對學生進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重要載體。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高中政治教學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以提高學生興趣為前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