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部門統計,自2008年至2012年,我國平均每年有441名民警因公犧牲;平均每年3364名民警因公負傷。當然警察由于其職業特點,一定數量的傷亡是在任何國家都無法避免的。但是和其他一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警察傷亡率高居不下,例如2001年我們有450余名警察犧牲;而日本當年只有2名警察因公死亡,3人因公負傷;美國2003年統計其前十年間平均每年警察傷亡人數為166人,均遠低于我國。這就必須要引起我們國人,特別是從事警察及相關職業的人士的反思與重視,以期能找到造成我國警察傷亡率高的原因并給予有效的解決,最大程度減少我國警察的因公傷亡人數。
我國警察因公犧牲情況按人數比例主要分為三類,居于首位的是在工作中突發各種疾病;其次是在辦理案件中出現交通事故;第三則是在警察接處警時與犯罪嫌疑人搏斗中因公犧牲。而就原因來綜合分析,造成我國警察傷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社會原因居于首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相應法律法規不完善,國民的法律意識亟待提高;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口數量大,治安形勢嚴峻;警力嚴重不足,警察工作強度高、壓力大。以上原因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逐步得以解決,而另外一個造成我國警察傷亡率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存在于我國警察的警務戰術培養方面,主要包括我們的警察意識的建立、技戰術的培養、法律知識的掌握、警用裝備的使用等綜合素質方面,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而任何一個綜合素質環節的差距,都可能導致在警察接處警并對犯罪嫌疑人采取行動時付出慘痛的血的代價。以下通過相關的案例,從警務戰術角度來分析造成我國警察高傷亡率的原因并找到相應有效的解決方法。
一、幾起警察處警傷亡案例
1、2011年7月11日晚8時40分,在某縣,一村民劉某持匕首對同村一對父子行兇,造成一死一傷。接報后該縣公安局宮里派出所民警兩人、協勤兩人迅速趕往犯罪嫌疑人家中。實施抓捕過程中,劉某用鐮刀將一名協警右手腕砍傷后逃竄,現場民警請求增援。該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帶民警兩人、協警一人前往案發地點。晚10時許,發現劉某手持鐮刀,正欲啟動摩托車逃竄,中隊長上前追捕,距離對方約10米處時警告:“放下武器,我們是公安局的。”劉某不但拒不配合,反而手持鐮刀向民警及群眾撲過來。中隊長為保護現場群眾,赤手空拳與其展開殊死搏斗,在胸部、腋下、腿部、腳部多處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與歹徒搏斗,直至倒在血泊中,12日凌晨1時壯烈犧牲。趁夜色再次逃竄的劉某燒毀了村干部的兩輛摩托車后,被民警圍控在其家平房頂上,最后于凌晨3時55分被狙擊手擊斃。
2、2011年6月1日下午,某市城西派出所民警王警官在抓捕前去接頭的販毒嫌疑人時,徒手與之進行搏斗,被尖刀刺成重傷,仍緊緊攥住歹徒持刀的手,直到失血過多昏倒在地。
現在類似的報道經常見諸媒體,我們看到后都會為這些英勇犧牲的警察難過,為他們的英勇而感動,但是作為警察培訓的專業人士,更多地是需要認真地分析、反思這些案件,并從中得到經驗和教訓,用于改進我們警察培養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帶來更多無謂的傷亡。
二、從警務戰術方面分析造成警察接處警時傷亡的原因
警察在接處警時能否采取合理有效的行動方案暨警務戰術方案是警務戰術訓練是否正規系統的一個真實反映。警務戰術訓練意味著警察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對他們在法律、體能、技能、戰術、心理、社會等六個方面的綜合訓練,而以上兩起警察犧牲案件中,都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此六個方面的缺失。
1、心理方面:兩個案件中,當刑警隊接到殺人案件報案時或在對販毒嫌疑人進行抓捕前,對案情沒有正確的預判,行動前對困難準備不足,思想麻痹,是造成警察出現傷亡的主要原因。現在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不注重對警察的業務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放松了對警察的紀律作風要求,使得警察產生很強烈的職業優越感,表現在處理日常簡單治安案件或者民事糾紛方面,在民風淳樸、極少發生重大刑事案件的地區,只要亮出自己的警察身份或者身著警服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震懾作用,長此以往必將使警察自信心過度膨脹,產生只要警察處警,無論多么窮兇極惡的犯罪嫌疑人都會乖乖束手就擒的松懈思想,勢必會忽略了日常的各種業務素質訓練。一旦遇見重大刑事案件,一是依舊會自信地認為必是“手到擒來”,從而不做任何分析準備盲目處警;二是由于沒有相應訓練,緊急關頭匆忙處警、自亂陣腳。案例1據事后對該縣主管刑偵的副局長了解得知,由于事發突然,刑警都是臨時出發,很多必要的警用裝備都鎖在柜子里取不出來,而只是帶了伸縮警棍和催淚瓦斯。而兩個案件中最后我們的警察居然連警棍也沒有,僅赤手空拳去和窮兇極惡的持刀歹徒去搏斗。本來應該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刑警卻以這樣的狀態去面對手握兇器拼死頑抗的犯罪嫌疑人,結果也就不會使更多人驚訝了。
2、缺乏系統的體能、技能訓練,沒有最基本的戰術意識。警察是危險性很高的職業,當在與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對決中,如果不能戰而勝之,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就要求警察必須具備比犯罪嫌疑人更加充沛的體能,掌握嫻熟的控制緝捕技能,擁有完美的團隊戰術合作意識。案例1我們處警的四名警察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而造成人員傷亡,說明無論在個人力量和技能方面,還是在集體的戰術配合方面都存在極大缺陷。雖然2004年為了徹底改變我國警察普遍存在的“跑不過、打不過、說不過”的負面形象而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大練兵活動,然而活動過后,很多基層公安機關還是對警察的業務訓練,特別是體能、技能的訓練不予重視,不僅表現在對已在崗民警沒有繼續的培訓計劃,還表現在新錄制警察的繼續培訓方面。目前,我國每年各級各類警察院校畢業生人數遠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需求,一些地方為了解決警力不足的問題而招錄大批巡、特警,其成員基本來源于普通高校畢業的適齡男、女青年,他們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但之前沒有從事過與警察業務相關的工作,沒有經過任何警察業務的培訓。而各地為了盡快改善警力不足的局面,只對他們進行一個短期的綜合培訓就開始上崗,之后就沒有繼續培訓的計劃。法律法規、紀律作風可以在短期內掌握養成,但是出色的體能、必備的技能則必須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系統訓練才能得以實現。因此這些人員的能力是無法應對重大案件的發生的。此外一些基層公安機關對于警察的警務戰術訓練缺乏基本認識,實施抓捕主要是依靠人數上的優勢,方法單一,一旦遇到手握兇器負隅頑抗的犯罪嫌疑人就會束手無策,無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3、法律方面的缺失,這不僅體現在我們一些警察本身法律觀念的淡漠,也體現在我國立法對于警察的保護方面的缺失。首先警察作為執法者必須懂法,而我們一些警察日常忽視對法律的學習,接處警時無法做到按照正規的法律程序處理問題,到達現場頤指氣使,容易造成現場矛盾激發導致事態升級。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法律對于警察執行公務過程中的正當行為缺乏明確的保護內容,特別是在槍支使用方面,從而造成很多警察接處警時因為擔心由于槍支使用不當惹麻煩而不愿意佩帶槍支,一旦遇見重大刑事案件,不僅不能對犯罪嫌疑人造成威懾而有效控制現場,甚至會使局面進一步惡化,導致更多人員的傷亡。
4、社會方面的原因。由于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期,貧富差距增大,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矛盾,由于一些矛盾沒有得到及時化解而引發的各種暴力犯罪顯著增加,不僅會威脅到普通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會對執法的警察的安全造成威脅。另外當前世界已經邁入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混雜,其中不乏一些信息與事實有出入,甚至是別有用心混淆視聽、黑白顛倒的謠言,特別是在對包括警察執法過程等的敏感問題上。如果不對這類虛假信息從源頭上加以遏制根除,勢必會誤導群眾,加深群眾對警察的誤解,加大警察正規執法的難度,也會給人民群眾及警察生命財產的安全帶來隱患。
三、減少我國警察接處警時因公傷亡的對策
1、各級公安機關要充分認識到我國警察現在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加強警察的業務素質培訓并落到實處,要把持續的業務培訓貫穿于他們整個的職業生涯中,而絕不能走過場。警務戰術培訓作為警察的業務培訓的核心內容之一必須要常抓不懈,其培訓內容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從法律知識、思想認識、體能技能到戰術意識全方位的提高我國警察的綜合素質。
2、從警察的主觀意識上加強對業務素質訓練的重視程度,只有警察真正意識到業務素質對其職業的重要性,他們才能主動地去認真學習、訓練,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針對社會上暴力犯罪數量的增加,要對于警察合理使用武器給予明確界定,同時要嚴懲暴力抗法的犯罪行為,弘揚正氣,伸張正義,對于警察的合法權利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從而才能更好的保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