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蹲下來平視談話,體現(xiàn)了教師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態(tài)度,對于師生交流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教師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需求,提高師生交流的效果和教師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 蹲下來;師生交流;平等尊重
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的兒子在電視節(jié)目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小的時候父親每次跟我說話的時候,他總是蹲下來與我平視著說,現(xiàn)在我長高了,與父親說話,也是蹲下來與他平視著說話。”他的這番話讓我想起我們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基本上是老師說,學生低著頭聆聽老師的教誨。特別是犯錯的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時,就更恨不得將頭埋住了。鄭淵潔老師的童話很受孩子們的歡迎,我想除了文筆精彩之外,更多的應該是他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蹲下來與進行平等交流的精神。這種精神對于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啟示:
一、蹲下來,才能更好的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傾聽是我們與他人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學生的心里話,知道學生想什么,關注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傾聽要我們更多的讓學生說話,蹲下來傾聽和站著傾聽得到的結(jié)果卻不一樣。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一個人俯視著我們,與我們說話時,我們會感到內(nèi)心有壓力,對他的說話熱情會驟減,最多他問什么我們答什么,絕不會主動去和他說話。這種不對等的談話會使雙方的溝通少了很多,甚至更容易使談話進入死胡同或陷入爭吵。而雙方平視著說話,我們會減少說話的壓力,更愛說話。同樣,我們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我們俯視著他們,他們內(nèi)心有壓力,溝通說話的欲望降低,我們就難以傾聽他們的想法。而蹲下來,與學生平視著交流,學生減少了內(nèi)心的壓力,說話更隨意,更能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愿意說,我們也能更好的傾聽,也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想法與事實的真相。記得我在參加學校值日工作進行日常巡查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室玩撲克,我將手中有撲克的學生叫到辦公室進行詢問時,面對我的詢問他很緊張,問什么都說得慢吞吞的,結(jié)果我得到的信息很少,連有那些人和他玩都沒有問到;第二天,我將他叫到學校花臺邊,一同坐在花池的邊上,很隨意的問了問,結(jié)果他迅速將事情經(jīng)過給我說了,還將一塊玩的另外幾人叫來認錯。同一件事,我們在不同的場所、采用不同的語氣,得到的結(jié)果卻不一樣。這說明我們在更多的時候,忽視了我們的姿態(tài)、語態(tài)給學生傳達的信息是不一樣的。學生的應對方式自然也不一樣。生硬的態(tài)度很難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平等的姿態(tài)和談話方式,才能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更能從學生那里得到更多更準確的信息。
二、蹲下來,更能體現(xiàn)我們對學生的尊重,營造良好的談話氛圍
和諧的氣氛是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最好添加劑。營造和諧的氣氛要求我們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而我們教師與學生談話時,我們不自覺的總是以管理者的角色進入談話氛圍,說話時總喜歡站在主導地位,說話內(nèi)容總愛體現(xiàn)訓斥。這樣的談話氛圍,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需求和情感總是得不到尊重,他們覺得自己是處于弱勢地位,自然的對談話有了戒心,這樣的談話氛圍,我們老師與學生是很難進行真誠溝通的,談話效果就大打折扣。
我參加過心理咨詢培訓,培訓導師介紹與求助者談話氛圍安排,要盡量保持溫馨的環(huán)境,平等的交流位置,談話時盡量用“我能幫你什么?”“需要我?guī)湍阕鍪裁矗俊钡日Z氣。我想,心理咨詢師需要求助者打開心門真誠交流,所以在談話氛圍的布置上做這樣的安排,同樣,我們老師想要與學生真誠交流,也必須營造這樣的氛圍。所以我們要改變角色定位,學會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談話,談話語氣也盡量以商議語態(tài)。這樣更有利于與學生的交流,解決學生和自己在教與學上存在的問題。
三、蹲下來,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
我們面對的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他們在行為習慣上還存在種種問題,尤其是文明禮貌方面,學生許多文明禮貌行為需要老師的培養(yǎng)。我們常說“身教勝于言傳”,我想鄭淵潔老師應該從未要求他的兒子和身材矮的人要蹲下說話,但他的兒子卻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他長期潛移默化的結(jié)果。同樣,我們的老師一開始就在學生面前擺出訓導者的位置與態(tài)度,居高臨下的與學生說話,這樣的談話方式給學生在性格培養(yǎng)上容易形成不良的性格與認識。我參與心理咨詢培訓時,導師告訴我們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孩子不同的性格習慣。如:專制型教育——孩子多為服從、無自發(fā)性、消極、依賴、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溺愛型教育——孩子多為幼稚、依賴、神經(jīng)質(zhì)、被動、懦弱、蠻橫的性格;不聞不問型教育——孩子多為冷酷、無責任心、不順從、攻擊性強、情緒不穩(wěn)定、蠻橫的性格;民主型的教育——孩子多為獨立、直率、樂于助人、善于社交的性格;我們老師想要讓學生成為講平等、有禮貌、懂尊重的孩子,必須推行民主型教育。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才能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平等;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尊重;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民主;才能使學生從心里認同我們的教育,從內(nèi)心深處學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總之,蹲下來的行為簡單,但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往往忽視了這些簡單的行為,使我們與學生的交流產(chǎn)生了隔閡,缺乏真誠有效的溝通;蹲下來的行為簡單、我們老師做到了就賦予了它不簡單的內(nèi)涵,它體現(xiàn)了我們教育觀念的改變,教育行為的民主化、師生關系的平等化。老師們,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認識,就能改變許多學生的行為認識,這才是我們教育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