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下,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讓學生學的愉快,讓老師教的輕松,我們就應該刪繁就簡,追求實效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簡單之美”。
一、文本解讀應簡單而實在
準確、深入的解讀文本,是上好課的前提。而一堂課的時間、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時空扎實進行語文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去繁就簡,在課堂的最關鍵處做文章。如在解讀《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我將教學的理念設定為“以讀為主,以讀促悟?!辈扇∧x、朗讀、誦讀;指名讀、小組讀、引導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對文本進行解讀。一方面要通過讀,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走進那些獨特的歷史時空;另一方面組織學生通過讀,讀出意,讀出形,讀出神。
二、教學過程應簡單而實用
1、教學環節要簡化。如在教學《豐碑》一文時,按照預設的三步驟:回顧課文,感知故事;研讀故事,感悟愛的奇跡;三是拓展延伸,續編課文。整個教學過程,以讀懂課文為主,沒有現在時髦的跳躍式講讀,沒有現在時髦的小組合作,沒有現在時髦的課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節一節地讀好課文,讀懂課文,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2、教學指導要簡潔。當學生出現偏差、走入誤差時,要“引導”;當學生思路不清、認識膚淺時,要“開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思路卡殼時,要“輔導”。我們倡導“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教學指導,應努力追求指導得精當,指導得明白,指導得科學,使指導的內容具有提示性、啟發性、示范性。
如在《將相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文中的空白點,請學生發揮想像,寫一寫“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人相見后,彼此會說些什么,在寫后的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聽同學的對話設計你品味到了藺、廉兩人怎樣的品質;評一評哪位同學的語言描寫最能展現藺、廉兩人的性格特征。這樣的指導,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實際操練了如何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3、教學方法要簡便。因為語文教學離不開讀,體會課文用語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靠讀,體察課文所蘊藏的豐富情感靠讀,體悟由課文所帶來的高品位的語感靠讀。因而,我們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自如地讀、動情地讀,讀出課文的節律、讀出課文的情趣、讀出課文的神韻。
三、學生訓練應簡單而實際
“課堂上看的是學生究竟長進多少,提高多少。是實實在在看門道,不是看熱鬧?!?/p>
1、語言訓練要實在。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咀嚼、推敲、揣摩、比較,通過“刪、改、換、添”和聯想、想象、感悟、體驗等方法,探究語言的美妙神奇,感悟作者的匠心獨運。
2、文本感悟要到位。課堂教學中力求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有機結合,跳出文本,感悟生活,不能總是停留在教材層面。竇桂梅老師在執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課尾,說:“童話學完了,小女孩飛走了?,F實中的我們該怎么辦呢?”童話教學,不是停留在童話上,而是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只要你不放棄,只要你能承受,幸福就是你的。
3、能力培養要落實。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學的本質不是展示教師的才華,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把結果告訴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好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
語文課程其特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訓練和人文教育,把語文課上的真實有效,簡潔豐滿,去掉華麗的外衣,扎扎實實抓訓練,簡簡單單教語文,踏踏實實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