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關鍵詞: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一、制訂有效教學目標,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曾經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因此,確立合適的目標是教師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教師在備課階段就應該設置難度適宜、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師在授課中就有了無形的引領,知道到底該講些什么。比如在教學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師說》一文時,教師就應該明確學習本課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說”這一文體的特征,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這是基礎知識的學習目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所要達到的情感目標就是要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和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明確了這些目標以后,教師在教學中就能夠把握重點,合理安排課時和教學進度。對學生而言,切實有效的教學目標可使自己明確需要學些什么。它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通過教學目標還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語文教學中,備課不僅是教師的職責,也是學生需要提前準備的功課。為了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還應布置適量的預習內容。這一過程不求精細廣博,但求從學生各自的興趣出發,為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互動交流提供素材。只有當學生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在上課時才不會對教師講授的內容覺得陌生,尤其當學生課下掌握的某些知識超出了老師講授的范圍時,其自信心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能促使他們更加用心地聽講。
二、加強個人修養,提高師德、師能水平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高中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會如沐春風。
由此可見,教師的個人素養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一位高中語文教師要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有高尚無私的師德師愛。其次,教師還要有出色的師能,既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又包括教學機智。教師的知識面要廣,適應性要強,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教育規律,懂得青少年心理特征,以及廣泛涉獵其它各個學科門類的知識。
三、優化的提問
用提問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么,怎樣問,是關系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方面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于教材的關鍵處;置問于教材的疑難處;置問于教材的矛盾處;置問于教材的含蓄處。
我在處理課堂提問時遵循以下四個原則:①設計的問題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②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階層學生的實際能力。③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方式。④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四、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習慣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數事實證明,“問”是培養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切入口。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只有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找答案,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做以點撥和補充,這與老師將現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給學生,效果會截然相反。
1、培養學生思維方法。①打破定勢,反向思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要善于指導學生從習慣性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打破思維定勢,試著進行反向思維,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從中發現問題。②曲設情境,發散思維,啟發學生梳理問題。曲設情境,廣開言路,多向思維,使學生在思維的發散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曲設情境時,一定要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拓寬思路。③挖掘難點,探究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善于捉住疑難點,引導學生探究性思維,讓學生去發現和探究疑難、突破疑難,然后陳述出來。
五、課堂鞏固,學以致用,讓學生測一測
孔子說:“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學以致用,用學過的內容來指導我們的實踐。課堂是否高效關鍵看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因此必要的檢測不可缺少。教師可以根據時間情況安排學生當堂檢測或課后訓練。通過比較閱讀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效地進行拓展延伸;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情,為教師有效地開展分層教學服務。對于學有余力或對某些話題感興趣的同學,教師可以向他們積極推薦一些課外閱讀篇目,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并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是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永遠的追求,但這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新、去研究,從而總結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使高中語文課堂亮點紛呈、活力四射。
參考文獻
[1] 陳明彥.淺談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
[2] 楊東平.中國傳統教育的現代命運.內蒙古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