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策略。 當前教育改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教學活動也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個人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給學生以充足的語言實踐機會,充分體現語言最本質的交際功能。而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可起到這個作用,且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師授課效率的一劑良方。 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采用。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小組合作;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它要求把學生的“交往活動”即“合作學習”納入語言學習活動中。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課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合作學習成為課改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它不僅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而且也強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
一、豐富活動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使學生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要維持有效的課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應靠活動內容、方式的強吸引力和高質量,而不是靠規定學生的行為??梢圆扇「偁帣C制。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包括如下幾項內容:①開展小組演示,激發興趣。運用小組演示法,設置情景,讓組員按角色扮演書中人物。如課本中每單元的Comic strip漫畫部分,學生可在小組中討論其中人物的語氣、情感。然后通過表演的形式將其展示出來。通過這一活動,激活學生思維,開闊學生思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②開展小組積極探究,提高興趣。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可以促進學生學會思考和歸納,獨立追求問題的答案,小組共同探索和創造有利于集思廣益和發展求異思維。如:教師組織英語綜合實踐,學生自愿組成小組參加;教師與學生協商后確定幾個英語話題,如:①Friends,②Animals and Vegetables.學生根據所選話題通過圖書館、網絡等渠道收集并整理材料。準備在展示課中發言、交流,然后進行成果展示,各小組作匯報,最后把成果匯集成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③開展小組閱讀訓練,保持興趣。牛津英語教材中的Reading是每個單元的核心內容,所選的閱讀材料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均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一定聯系。在課堂教學中,小組閱讀訓練是讓小組成員在一起共同鉆研書本及有關閱讀材料,鞏固知識和閱讀技能,讓信息反饋來得更及時、更詳細、更確切。21世紀教育目標應該是教會學生“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所以教學生學會合作和競爭的故事應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也是國家新一輪課改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它正深刻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要努力實現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語言能力”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顯得更加重要。教師要大膽實踐課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從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力的角度出發,把小組合作運用到平時教學中,使學生有更多的主動學習機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潛能;使學生學會尊重,學會溝通,學會關懷和幫助他人,學會與人合作與交流。
二、合理多層面分組,科學安排學習內容
合理分組也是保證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在合作小組成員之間,要有明確的分工。根據教學班的實際情況,我習慣于將班中的同學分成4-8人一組的異質小組,分組時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同時要謹慎把握學生個性差異、能力特征,對每位學生的習慣、性格、成績差異等因素做詳細了解,進行異質分組后,在組內對每個組員還要進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調配。例如組內要有組長、記錄員、建議員、問題發現者、匯報員等,由各組員輪流擔任。合作小組分工明確,并且定期輪換,一是要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并認真完成,避免無所事事;二是保證學生獨立完成,為合作打下基礎;三是避免少數優生“單打獨斗”或少數差生“聽報告、看表演”。要求他們在討論時,既要有根據地證明自己的觀點,又要能與小組同學相互協調,愉快地完成合作任務。另外,學習小組構成以后,教師要在小組中細致觀察學生的動態,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調整,致力于改善組內的關系,明確個人責任,使小組成員在學習上相互支持,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小組。
三、精心設計,提升效果
并非所有的內容都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來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是眾多的學習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合作性的內容要難易適宜,如果所布置的問題太難,學生不會做,不但耽誤時間,而且還會讓學生對合作學習失去興趣;如果布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又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答案,這樣的合作只是走形式。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討論和思維價值。問題要貼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把握好難易程度。我們提供給學生合作討論的內容必須具有思考性、開放性、趣味性,必須是讓學生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合作又可以解決的,像一般的操作實驗題、開放題、意見分歧題,易混難辯題目,均可采用此法,以保證學生討論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探究性學習活動的的主要組織方式,它意在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相互啟發,實現優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但是這種有著優秀學習品質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指導和長期的熏陶,并不斷學習和探討,不斷改進、反思、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