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電腦的應用已經相當普及。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的興趣,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對計算機有總體的了解,利用計算機發揮創造性,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是教授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關鍵。現在多數地區從小學就開設信息技術課,經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一些應用軟件已經有所掌握,對計算機能夠進行簡單的操作。進入高中后,如果繼續采用不變的教學形式來教授差不多的內容,學生勢必感覺沒意思。所以針對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確定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理論課的教學
對于高中學生,要讓他們了解到計算機在現代化的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要保證學生對知識的完整掌握。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僅僅是讓學生覺得學某一知識點所帶來的樂趣或用途,還要讓學生知道大部分知識它潛在的表現。由于受到學校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的限制,小班教學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實施。教師可以將計算機水平不同的學生分成兩部分,著重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進行單個輔導,這樣可以將任課老師的作用發揮的比較大。信息技術課時少,且屬于應用課程,應讓學生在應用中學會并掌握知識,不能單純地讓學生記、背一些難懂的概念。課前安排適當的思考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新內容的興趣。對于學生自學能懂的問題,不必講授,只需設計層次分明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教師通過小結、評價使教學內容系統、完整。同時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直觀,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信息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好處。此外,由于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不斷發展,教師必須注意向學生介紹新技術,并培養學生追蹤和掌握新技術的能力,以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志向。
二、上機課的教學
首先應保證上機課占教學總課時數的70%。計算機是一種工具,只有通過大量的操作練習、實踐應用才能熟練運用。因此對于操作性的知識,必須安排學生在機房進行。其次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信息技術課的內容實踐性強,發展迅速,涉及知識面廣,軟硬件的更新速度快。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教學法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照本宣科更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教師應事先給學生給定適宜的“任務”,讓學生自己完成。這種“任務驅動”教學法能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獲取、處理、分析、評價及應用信息的能力。目前,“任務驅動”的教學思路在信息技術學科中被廣泛應用。實踐也證明,“任務驅動”這一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其獨特的優勢。下面就以實際的課堂教學實踐來說明如何進行“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模式。
1、“任務”設計要注意學生基礎差異。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層次差異性很大。比如,有的已通過計算機二級考試,有的從未接觸過計算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量身定制學生感興趣的任務,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
2、“任務”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要求。教師要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明確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任務”設計時要考慮“任務”的大小,前后聯系等方面的因素。如在講授多媒體時,讓學習打開存在服務器上的“音樂欣賞”文件夾,找自己喜歡的音樂,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問:“老師,怎么播放音樂啊?”我請同學們思考之后,先簡單回顧文件的復制、粘貼,然后講解媒體播放軟件的選擇和播放等新內容。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每個“任務”中涉及知識點不宜過多,“任務”的規模不宜過大,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
3、“任務”設計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注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可以避免信息技術以單純的技術教學,通過學科的有機結合,可以涉及天文、地理、歷史、美術、科技社會等各科領域,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學生的興趣一旦被調動,將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潛力。
4、“任務”設計要注意個別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統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任務”設計時,要注意以適當的比例設計出適合個別學習和協作學習的“任務”。對于個別學習的“任務”,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對于協作學習的“任務”,則要求由多個學生共同協作完成,使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增長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由于教材的更新大部分都是跟不上新知識的出現。教師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設計,將某些長時間都保持重要性的知識進行提取,對過時的或者已經有新知識對其補充過的知識,在講課時應該提醒學生,給學生有這方面知識的補充。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上機實踐的主要內容就是Office。在上機實踐時給學生相對比較寬松的題目,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對學生的上機操作結果詳細的記錄,分析發現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對操作薄弱的學生其加以輔導。加大上機操作在考核中的分值,促進學生對實踐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