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法是語言的要素之一,它研究的是語言中詞、詞組(短語)、句子的組織規律,也就是如何把話講對。為了讓初中學生更好地掌握漢語規律,筆者認為必須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本文就怎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懂得語法才會說明白話,會閱讀明白文章,會寫明白作文。語法是撐起語文龐大身軀的骨架,在初中階段教學生語法知識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語法教學的目的
語文教學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我們知道教學內容是由教學目標決定的,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語文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融為一體。從這三個維度中我們可以看出,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內容中是首當其沖的,語文知識又和語文能力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什么是語文知識?首先,它包括了“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同時它還包括關于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等方面知識。什么是語文能力?就其核心的一點來說就是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無知必無能,你沒有“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基礎知識談何去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既然這樣,那為什么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必進行系統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呢?其實,新課程標準是針對我國語文教育長期存在的一個弊端提出這樣的要求的。上世紀50年代初的中學語文教學是不講語法知識的。5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末,語法知識的教學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經一段時期,語文課本被一分為二:一本為“文學課本”,主要是精選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一本為“漢語課本”,主要講授漢語語法知識。結果效果并不好,語文課長期被冠以“少”“慢”“差”“費”的代表,遭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批評,甚至出現“誤盡天下滄桑皆語文”的過激話語。反思這些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語法教學總是跟著語法研究的步子走,只把注意力放在語言各要素、各成分的系統分析上,這種教學雖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著嚴重脫離語言運用實際的缺點。多年的結構形式分析或靜態描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過于強調語言各要素、各成分的系統性,忽視語言綜合運用的實踐,事實上已經鉆進了從理論到理論的牛角尖。所以我們認為中學語文語法教學不應該系統地去研究語法,也不應該淡化甚至拋棄語法,而是應該通過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去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隨文點撥,學會分析
隨文點撥就是把語法知識置于一定的語言背景之中,在游泳中學游泳,在語言中學語法。課堂教學畢竟有限。隨文點撥要抓住重點,把握時機。課文詞匯豐富,文采飛揚,便引導學生進行短語歸類;課文長句較多時,可引導學生找出句子的主干,遇到典型的復句,可引導學生分析復句。如,“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 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在教學這段內容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辨別每一分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并劃分每一分句的主干,理清四個“難道”引領的四個分句之間的關系。這樣綱舉目張,學生便能深入理解作者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寫法,深入理解作者對白楊樹火熱、赤誠的禮贊之情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深入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從而把握文章的豐富內涵。
三、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
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語言(口語)要周妥而沒有毛病,按語言寫下來的文章當然也周妥而沒有毛病了。所以,錘煉語言習慣是尋到根源去的辦法。”因此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將語法貫穿到實踐當中,提高學生分析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注意聯系學生實際
初中階段,學生容易犯的語法錯誤主要有:
濫用詞語。如:①他很智慧。名詞一般不能作謂語。②效率提高了一半,時間卻縮短了一倍。數量詞濫用,減少不能用倍數。③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只要”應改為“只有”。④因為怕要下雨,所以我還是帶把傘走。“因為”“所以”多余,應去掉。
搭配不當。如:①“墨黑烏云和傾盆大雨頓時從天空中傾瀉下來。”“墨黑的烏云”怎么能“傾瀉下來”呢?全句可改為“墨黑的烏云布滿天空,傾盆大雨頓時傾瀉下來。”②“內容正確是衡量文章好壞的重要標準。”必須在“內容”之后加上“是否”兩字才能與后面的謂語搭配。主語從正反兩面來說,謂語也應該這樣;反之亦然。
語序不合理。如:①“故宮博物院展出了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②“我們必須認真改正并隨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例①必須把“新出土的”調到“兩千多年前”之前,“兩千多年前”之后還得再加一個助詞“的”。例②必須改為“我們必須隨時發現并認真改正工作中出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語法雖不是萬能的,但不懂語法是萬萬不行的。語法產生于人們的語言實踐,又反過來指導著人們的語言實踐,使人們的語言表達更符合規律、更科學。初中生應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以備將來更加準確地運用語法知識,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譚滸軍.如何進行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幾
點建議[J].成功(教育),2011(16):84~85
[2] 王興太.探究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意義[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1):74~75
[3] 全成鳳.淺談初三語文教學中語法教學的
必要性[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1
(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