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有三處提到“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彰顯了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對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
【知識鏈接】
一、中國史部分
1、古代中國。其一,春秋戰國:第一,儒家:①孔子提出“仁”;主張以德治民;提出“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②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第二,道家:老莊主張“無為”。第三,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其二,宋元時期:話本、雜劇的出現,適應了市民階層的需要。其三,明末清初:黃宗羲“工商皆本”、“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其四,重農政策:①積極: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穩定社會,鞏固統治。②消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強化小農經濟,阻礙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
2、近代中國。其一,農民階級:①《天朝田畝制度》主張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表現了農民階級樸素的均富思想,但絕對平均主義只是一種空想。②《資政新篇》主張辦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等。是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方案,但超越了農民階級革命運動的要求。其二,資產階級:①舊三民主義平均地權體現均富思想。反映了孫中山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對世界潮流的敏銳觀察,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①新三民主義增加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體現了“扶助農工”的思想,也反映了孫中山以民為本、與時俱進的品質。其三,無產階級:①十年對峙時期: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②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解放區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其四,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人民的衣食住俗發生巨大了的變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民生民計問題向更高層次發展和邁進。
3、現代中國。其一,改革開放前。第一,重視民生:①實行土改,解決農民土地問題。②沒收官僚資本、恢復和發展生產,社會經濟得到恢復。③一五計劃,開始改變中國工業落后面貌,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質基礎。④三大改造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為徹底解決民生問題創造了條件。第二,忽視民生:①三大改造后期要求過急、改變過快,遺留了一些問題。②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在解決民生問題犯了急躁冒進的錯誤。③文革進一步造成社會經濟的混亂。④計劃經濟體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其二,改革開放新時期:①措施: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②注意問題:實事求是,符合國情;尊重客觀規律;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堅持科學發展觀。
二、世界史部分
1、資本主義國家。其一,人文精神:①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強調人的地位和作用。②文藝復興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③宗教改革主張信仰得救。④啟蒙運動:集中批判封建制度,宣揚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等思想原則。其二,民生實踐:第一,資本主義早期野蠻的資本原始積累,忽視民生。如價格革命、殖民掠奪、圈地運動、販賣黑奴等。第二,科技革命改變人類生活。①第一次:城市化進程開始;出行便捷;觀念和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污染嚴重。②第二次:聯系更密切;生活更豐富。③第三次:知識經濟興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互聯網等改變了生活、學習方式。第三,羅斯福新政①措施:救濟、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②特點:國家干預經濟;救濟與就業相結合;以法律保障。③認識:擴大就業,拉動內需,促進經濟恢復發展;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擴大和完善政府職能。第四,二戰后福利國家制度①原因:戰后經濟高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貧富分化導致矛盾尖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②特點:國家干預社會財富分配(國家干預經濟)。③認識: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體現了以人為本;增強國家實力是實施福利政策的重要前提;福利政策的實施要體現公平公正、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2、社會主義國家。其一,社會主義理論: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主張解放全人類。其二,蘇俄(聯)實踐。第一,忽視民生: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②斯大林模式導致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第二,重視民生:1921年新經濟政策。
【熱點演練】
1、近代美國學者亨利?喬治主張土地國有,征收地價稅歸公共所有,廢除其他一切稅收,使社會財富趨于平均,從而達到“大協作”的理想社會。他的主張深刻影響了( )。
A.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B.中國共產黨的土地革命
C.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
D.中國農業合作化運動
【答案】A
2、史載:管仲“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悅”。這是說管仲改革中推行國家食鹽專賣政策,深得民眾歡迎。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時期國家壟斷經濟開始形成
B.管仲在齊國建立起了君主專制制度
C.管仲以抑商政策來發展農業經濟
D.國家加強經濟調控有利于穩定民生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