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一部分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感覺有些困難,面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并要砸實砸牢,切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做題,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才會對數學有興趣,才會去學數學。
關鍵詞: 高中數學;課堂效果;培養
教育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教學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智力、情感發展的主要陣地。高中數學的主要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所以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我們充分地利用課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成果,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解決學生的畏難情緒問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要和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加強與學生感情上的交流,這樣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要善于獎勵學生,無論學生所取得進步的大小。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舉例來說,在學習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這一章節時,教材是不斷深入的,由點、直線、平面的關系到直線和直線、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關系以及相關關系的判定,教材內容在不斷深入,當學生在掌握基本關系但還不會對其進行判定時,教師此時不應該呵斥學生,而應該鼓勵學生根據這些關系畫出一些圖形,然后再結合書本知識來記憶。
二、注意培養學生發散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強弱,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充分動用自己的大腦,發揮想象力,比如,在優化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首先向學生提問:生活中存在哪些優化問題呢?不少同學會回答:幾何和函數方面。教師可接著問:除此之外,還存在著那么些優化問題呢?那么,同學們便會充分動用自己的大腦,努力想象生活中存在的其他優化問題,就會發現:經濟學方面也存在優化問題,比如,怎樣才能使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其實,這一不斷提問回答的過程就是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過程。
除了要讓學生充分想象外,教師還應注意提供多種多樣答案,不應注重答案的統一化,注意培養學生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此外,教師還應幫助學生避免陷入思維定式,學會反向思考問題,從問題入手。比如,一種商品的年產量為1000,由于對該商品需求量不斷增加,該商品的負責人決定在今后的a年內,計劃年產量每年比上一年增加m%,求年產量隨著年數變化的表達式。經計算可得出:1000(1+m%)a,那么教師可由此提問:假如改變一下該問題的條件:函數表達式已知為1000(1+5%)a,求該商品第6年的年產量。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度剖析這個問題。
三、合作交流,互幫互助
惟有交流才會擦出智慧的火花,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善于合作才會更好的學習。對于高中數學,許多重難點都無法獨立去領悟,對此教師要有計劃、有原則的建立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增加思維之間的碰撞,將課堂變為全班同學共同的探討的舞臺,學生之間互通有無、集思廣益,依靠集體的力量來獲取知識??梢姡懻撃軌蛴行У丶顚W生的主動參與,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比如:在學習“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時,針對本節難點斜率的理解,學生一般都誤將只要是傾斜角就可以來畫直線的方向,而且每一條直線的傾斜角都是唯一確定的,然而斜率卻不是這樣的;再有為什么要用傾斜角的正切來定義斜率呢?為什么不用正弦、余弦或余切呢?面對這樣的問題,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尋找在認識上的不足,教師積極的參與討論,采用圖形結合的形式,在不斷的爭論、驗證、計算中,讓學生認識到直線的方程中體現的不是直線的傾斜角,而是傾斜角的正切,即用y=kx+b的形式來表示直線方程,其中k的值整好的傾斜角的正切。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了直線斜率的概念,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四、在數學開放題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能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能體現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體現解答對象的實際狀態,數學開放題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功感,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感。將數學開放題用于學生研究性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
開放題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數學開放題作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一個切入口,促進了數學教育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放題通常是改變命題結構,改變設問方式,增強問題的探索性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對命題賦予新的解釋進而形成和發現新的問題。數學老師就應該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機會,編制數學開放題,提高學生運用的能力。但無論是改造陳題,還是自創新題,編制數學開放題都要圍繞使用開放題的目的進行,開放題應當隨著使用目的和對象的變化而改變,應作為常規問題的補充。用于研究性學習的開放題盡量能有利于解題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編制的開放題應體現某一完整的數學思想方法,具有鮮明的數學特色,幫助解題者理解什么是數學,為什么要學習數學,以及怎樣學習數學。
學生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研究解決。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地用探究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發現、改變與創造,真正使今天的學習成為明天參與和改造社會,從而獲得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