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學生應具備綜合閱讀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增加其閱讀量和詞匯量。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閱讀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根本前提,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加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由此可見英語閱讀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的
閱讀是學生吸取知識、積累詞匯、熟悉句式、培養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閱讀也是一種書面表達交際的形式。當今社會國際交際頻繁,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速度極快。人們需要用英語閱讀書刊、雜志等,信息技術使人們獲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英語是國際互聯網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所以,只有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閱讀的人,才有可能獲取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受教育的機會。45分鐘的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最佳的時間,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深挖教材所包含的閱讀內涵,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
二、在課文教學中講解閱讀的方法和要點
1、閱讀理解課前的準備。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教師先將不易拼讀的生詞向學生講解清楚,以減少學生閱讀的難度。如以仁愛版教材九年級上Unit 2 Loving Our Plant-Topic 2 Allthese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SeetionD la為例,先將take up,recycle等講解清楚,但一次生詞不宜太多,以免脫離課文。
2、閱讀理解上的指導。對理解課文起關鍵作用的詞匯和句子,遵循詞不離句,句不文的原則,并作為重點逐一講解。如本課at same time,dealing with,take up can be recycled while the rest can’t等。然后由學生提問,總結本課文中重點的詞組或不明白的知識,教師留出點時間讓學生默讀,同學間可根據內容相互提問,學生自己回答,老師作評判。閱讀指導既包括教師對個別問題精講也包括學生的討論,這種能力的培養從一定程度上說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衡量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閱讀理解,也是我們將來直接運用英語能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務必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選擇閱讀方法。教師要注意教會學生按照題目的要求以及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常用的閱讀方法有詳讀和略讀。
2、樹立自信心。教育學生不要一遇到生詞就退宿,就查字典,要學會聯系上下文來推斷該詞的意思。也可以利用構詞法(轉化、派生和合成)來猜測。
3、抓住核心詞。上面的做法可以幫助我們掃除生詞的障礙,在理解過程中起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還要學會抓住核心詞。要知道人們在表達思想的過程中,由于修辭學上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往往使用了一些作用不大的修飾詞語,所以要想準確、明了地理解文章,則需要把著眼點放在核心詞上,放在理解句子內部結構的關系上。
4、抓住主題句。通常情況下文章開篇的首句或前幾句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題,而每一段的首句或末句就為該段的主題句或核心句。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中都是能教會學生這一本領的。
5、適當繼續強化訓練。學生除了每周4節英語課外,很少有機會接觸或使用英語。語言學習必須提高再現率,持之以恒,才能進步與提高。我的做法是:每天5分鐘,天天跟我學,我利用每天上課前5分鐘教學強化訓練,每次1篇,并附上練習題,做完后統一給出正確答案,解決疑難問題,不留后遺癥。
四、擴大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關鍵在于多讀,尤其是多讀一些難度較大的文章,多讀一些課外讀物。要使學生真正獲得閱讀和自學能力,僅依靠課內閱讀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給學生選擇合適的讀物。選擇讀物時要注意: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讀物,必須是符合學生言語水平的讀物,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由短到長、生詞量由少到多,句型由簡單到復雜,內容由淺到深的原則。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無論選用什么方法,對學生來說,首先必須要掃除語音和拼讀上的障礙,具備良好的拼讀、認讀能力,做到見詞就能讀,聽音就能寫,為閱讀奠基。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空談,另外閱讀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再現,能對所學的詞匯和語法起到鞏固作用,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使學生掌握略讀、猜測詞義、揣摩句意等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