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應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使用率;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并積極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本文對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最高目標。這些教學方式的共同目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象、事物、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引發學生的探究動機,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物理現象、實驗等方法來刺激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在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事先準備了一些常見樂器,讓學生觀察樂器發聲時出現的現象,親身體驗發聲的變化;在“凸透鏡成像”一節中,要求每位學生帶一個凸透鏡,動手找出成像規律并自制望遠鏡;在“串聯電路”這節中,要求學生用電池、導線等制作一個音樂門鈴,安裝在家里。同時充分利用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實踐性。比如在“沸騰”這一節課中,做一個濕的紙盒放在點燃的酒精燈上不會燃燒的實驗;在“大氣壓強”一節課中,做一個把硬紙片放在裝滿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紙片不下落的實驗,使學生感到好奇,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
二、調整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調整自身教學理念,變“教師主體”為“學生主體”,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受應試教育、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長期以來教師一直以自己為主體,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包辦者”,而始終把學生看作是課堂教學的配角,一味地講解,根本沒有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更別提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了。這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變課堂的控制者為啟發者,充當一個和善的教育者、耐心的指導者、善良的長者,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多問學生為什么,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過程就變成了探究式思考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活動就變成了引導和總結的過程,而這種啟發式教學能夠明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語言運用,優化教學用語
教師的教學用語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其流暢的教學語言,能對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嚴密性和規范性。優質的教學用語應該具備以下特點:第一,通俗易懂。教師所使用的語言,如果是刁鉆晦澀、詞不達意,使學生聽起來糊里糊涂,莫明其妙,這就無法實現教學目的。第二,有嚴密的科學性。科學性要求教學語言準確無誤、干凈利落、不說廢話、不帶語病、言簡意賅、恰到好處,概念的闡述不模糊,判斷推理不模棱兩可。第三,有感染力。如果教師講課時幽默風趣、言簡意明、富有感染力,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興奮狀態,從而引起師生情感共鳴,實現有效教學。
四、增強師生互動,調動課堂氛圍
教師應該盡可能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在學生進行了預習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學習,確保學生與教師的思維能夠相協調,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步伐,教師講到哪里,學生能夠想到哪里,同時適當加強課堂師生之間相互溝通,鼓勵學生能夠積極提出疑問。可以采取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分組學習,分組討論,每一組都能夠提出自己迷惑的地方,其他組學生給予解釋,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教師可以課本為基礎,提出一些高于課本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發散思維,去分析這些問題,在學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再進行講解,當學生的想法與教師的講解相符合時,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豪感,更加可以使學生積極去思考問題,還保持了學生的心情愉悅,調動了課堂的氛圍。對于一些學生具有不同觀點的問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去探究這一問題,這一特點體現了物理這一課程的實驗性,通過當堂實驗,學生自主動手實驗,自己分析數據,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開明的參與式教學可以充分調動課堂積極的氛圍,與此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探究物理知識的能力。
五、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
作為初中的教師,我們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教師的水平決定了教育的水平,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難以教出高素質的學生。正如古人所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這是教育的根本,21世紀的發展越來越快,各個知識產業推陳出新,我們所面臨的知識面也在不斷擴展,要想獲得這些知識還要求我們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步伐,才能讓我們運用新的多媒體工具去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教學工作中,只要我們教師不斷研究、探索,抓住學生接受知識的良好時機,善于引導,適時點撥,成功誘發,善于捕捉點燃學生心靈智慧火花的每一環節,就一定能達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翟揚.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青年與社會,2012(02)
[2] 石桂英.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探
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