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的實踐告訴人們,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歷史學科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歷史教學的目的,不僅要傳授歷史知識,進行思想教育,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尤其是創造力。
一、營造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幫助學生形成與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條件,這需要教師創設啟發式教學情境。歷史課必須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轉變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同步合作的啟發式教學。上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提供導讀線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求知欲,為主動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接著,讓學生獨立地閱讀教材,理解教材表述的內容,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允許學生互相交流、討論,進一步開拓思路。此間教師可回答學生的質疑,也可進一步啟發、誘導,還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滿足各自學習的需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解答問題。教師對學生的闡述應及時反饋,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或啟發他們繼續思考。課結束前教師作總結性發言,進一步理清課文的脈絡和走勢,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讓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不管運用何種教學方法,都應該努力啟發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既提高教學效果,又營造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情境。
二、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改變教學觀念
根據課程標準對高中歷史課程性質的分析,高中歷史課程是一門培養和提高學生素養的基礎性課程。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多地借助于粉筆、板書和老師的言傳身教,除非老師的語言生動、幽默、形象,否則是很難打動學生,也未能體現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長期下去,學生對歷史學科就會感到厭倦和缺乏興趣。新課改之下,因為教材體系作了大量的調整,以專題史的模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圖片和史料,顯得異常豐富,因而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充分地利用這些優勢向學生展示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層次地利用教學手段來向學生展示歷史,如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歷史多媒體教學及電子課件的制作與使用上。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充分利用歷史學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教材給學生設問,并建議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師最后引導學生探究形成了最終結論。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思考歷史、評價歷史、質問歷史的習慣,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改后,對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觀念是只要學生的成績,上課時以老師主體,學生只要認真的聽講,記筆記、背書,考試達到老師的要求即可,這樣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要求了。而高中歷史教材的體例、結構,要為教師創造性的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自主性學習留出發展的空間。也就是說,我們要培養個性化的學生,培養全面素質的學生,而不是高會低能的學生。所以,教育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師是工作在教學的第一線的,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對于歷史新課改的實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教師教學觀念的變化取決于是否從心理上認可和接受新課改,是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否愿意去更新觀念,勇于接受挑戰,是否善于學習,創新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這方面進行調整,全面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中學歷史教學
由于歷史教學的特點,很多中學在歷史教學中開始嘗試著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一定程度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學歷史信息化教學機遇與挑戰并存。信息化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的機遇。信息化教學改變了歷史教學的傳統模式,使歷史課面目煥然一新。長期以來,特別是新教材的應用,初中歷史思辨化的傾向十分突出,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沉悶氣氛,教師頭頭是道地論證,學生被動地聽課,學生厭煩歷史課的情緒日益增加,課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使歷史課堂面目大變,以學生為中心、生動的畫面、豐富的資料和圖片、充滿感染力的解說,深受學生喜歡。課堂效率大大提高,課后又可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加深學習,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也大為增強。
近幾年來,中學歷史教學信息化發展迅速,一方面,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對歷史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歷史課件制作和網絡化教學中單純追求形象直觀、動感和色彩而忽視學科內容。歷史課件和網絡化教學的直觀、生動是其優點,但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和建設歷史網站的過程中,片面追求課件的形象性、生動性,而很少思考這個形象性、生動性會對課堂教學起什么樣的作用。實際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動性,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從課堂中心轉移到畫面的生動形象、聲音的變化多端等方面,從而弱化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課堂教學目的,更談不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的老師制作的課件和網站,色彩艷麗、動感十足,四通八達,確實能夠吸引學生,但易喧賓奪主,歷史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知識體系和規律得不到充分體現,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和魅力也沒有體現出來,學生從中不能體會歷史思維的樂趣和感受歷史情感的熏陶。由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存在著不可馬上解決的制約因素,即便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制約因素不存在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勢也是任何先進的機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手段。它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效應,也不能否定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優化高中歷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