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平靜,由彷徨走向堅定,并最終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一個民族生命中所有的潛能。
在中華民族近一百多年的歷程中,涌現出一批批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的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些夢想最終匯聚在一起,形成了民族的夢想,于是我們實現了國家獨立。現在我們又有了新的夢想——中國夢,這是13億中華兒女共同的期望,我們一定會實現民族的富強。
現在,我們生活在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新征程的開啟,總是讓人充滿憧憬。還記得小時候,我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講臺上,用自己的歌聲唱響學生的希望,引領學生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如今,夢想終于成真,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將堅守著教育的夢想,將執著追求與腳踏實地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堅守教育工作中的點滴付出與積累,在奮力拼搏中不斷成長,用自己的夢想去點燃學生的夢想,最終我們一定會一起實現夢想。
教育工作,雖然不見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人生,或許就是一場奇怪的體驗。對小學教師沒有多少好感的我,如今自己卻選擇了做小學教師。我有一個夢:你要是問我的學生:“成長,痛嗎?”我的學生會痛快地回答你:“不痛!”因為那份痛,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名小學教師。
我愛我的學生,愛每一個學生。在班里,雖然他們只是四十分之一,但是在我心里,他們每一個都是百分之百,每一個都是唯一,正如那部電影的名字——《一個都不能少》。我愛我的學生,我要在每一個學生的記憶中留下陽光燦爛的回憶。他們記得在約定面前,我的言而有信;他們記得在出錯時,我鼓勵和包容的目光;他們記得在進步時,我百倍欣喜的神情;等等。
我愛我的學生,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我知道學習成績的優越與否,不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在我眼中,他們都是不同領域的人才,為此,其他學科稍弱一些又何妨?即使是各個學科都比較弱,那又怎樣呢?開心、快樂、健康地成長,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能當一名老師,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因為這是我兒時的夢想,如今,可以說是美夢成真了。
林格先生說:教育者的教育,就像水一樣,浸潤萬物而無言,教育,是把自己放到“無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終實現“無用為大用”。曾經跟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懷念是痛苦而又幸福的。我常常也在思考,痛苦和幸福其實是形影不離的一對好朋友,愛情,工作,榮譽,財富等等,人總是無法滿足現狀。在物質的世界里,我們擁有了越多,丟失的也越多。然而,夢想,是不能丟失的。人如果沒有夢想,那人生是暗淡無光的。夢想,是少年獨上西樓的尋覓;是伊人在水一方的思緒;是帶著茉莉花香的咖啡;是一首清麗而耐人尋味的歌謠,催人向上!
剛走上講臺的那個年頭,經常會遇到教學上的困惑,師生間也會偶爾發生矛盾,我便會迷惘,失望,也曾問過自己是否該放棄。對于教學,我精益求精,稍有不妥,立即悔而改之;對學生,我主動,更是被動??教學上的追求,讓我身心疲憊。這種自我封閉的教育以一種低調的旋律,奏響了我苦惱、傷感,但是充滿力量的教育之夢。師傅對我說:不是山,需要攀登的是人生;不是淵,需要跨越的是自己。
我常問自己:“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幾年前,我會回答:是知識。而現在,我會說:是“幸福感”。那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學生靈魂的香味,是老師三瓣的花朵,是課堂上我問你答的睿智??對于社會上流傳的一般成功經驗,我曾經會用兩種態度來對待:不以為然;竭力效仿。結果當然是不盡人意的,因為只有從自己的學生或者孩子身上引導生成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我得出的智慧是:把自己放在低處,才能海納百川。這才是老師們最“幸福的姿態”。
古語曰:“觀晚霞悟其無常,觀白云悟其卷舒,觀山岳悟其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學貴用心悟,非悟無以入妙。教育的秘訣是“三分教,七分等”,一個優美的、幸福的“低姿態”。我的教育夢,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浪漫時,我在叢中笑。“中國夢”,一個歷史之夢,現代之夢,未來之夢!我的教育夢,走過“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跨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奔向“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明天。
教師的教育理想是一個不斷發育的過程,也許在一開始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和系統的思考,但在不斷學習和感悟中、在實踐和反思中會日漸豐滿。需要提醒的是,作為一名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拋棄對教育理想的追問,即使不能按照理想的教育方式工作,也不能停下對理想教育的追求。年輕教師雖然教育教學經驗缺乏,但具有思維敏捷、所受的束縛少、思路開闊的優勢,再加之精力充沛,知識結構相對較新,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在教改探索中取得成功。我覺得,不懈追求理想的教育,敢對現狀進行批判,善于開展教育教學研究,這讓我有機會較早嶄露頭角。人們對基礎教育的高要求使得留給新教師適應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我們面對的獨生子女群體也不允許我們進行可能失敗的教育實驗。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不是拿沒有把握、缺少理論依據的教育措施來做實驗,而是要腳踏實地地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教師只有勤于學習、善于實踐,不斷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教師要有事業感,不能僅僅將工作視為一個謀生的職業。構筑自己的教育理想,面對困惑,不是埋怨、發牢騷,而是堅定信念,努力探索科學的教學之道,執著地去追求理想的教育,衣帶漸寬終不悔,教師只要在教學上求新、求變,勤奮跋涉于尋求理想的教育之路上,立足本職,勤奮加創造,在研究狀態下辛勤工作,他就有希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教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