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學生聽、說、讀、寫訓練的綜合體現。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對寫作知識的傳授、寫作技能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只抓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
一、變教師評改作文為學生評改作文
學生作文教師評改,跟教師命題學生做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他再三強調“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而教師,則研究怎樣去引導和點撥。作文評改能力應該是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必須變“教師評改”為“學生自改”,變“學生作文一交了事”為“學生自始至終參與作文訓練全過程”,我從四年級開始就采取學生自改、互改、教師批改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自己批改習作的能力。要注意的是:訓練學生評改作文須把握好幾個要點:一是教給評改文章的方法。要讓學生明確修改的內容。即修改什么?這當然要結合各年段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評改習作還要教學生學習獨立修改,做到“三讀三改”:第一遍默讀,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習作的要求,調整順序,充實內容;第二遍輕聲讀,改正明顯的病句和錯別字;第三遍放聲讀,進一步調換、修正詞句或認真謄寫。二是將個人評改與小組互相評改、教師評改相結合。自己獨立修改后,接著在小組中互評互改。第一步是每個人都要談一談自己文章的構思以及自己初次修改了些什么;第二步是讀一讀自己的文章,請小組同學評議、啟發、補充;第三步是自己結合小組的好意見再次修改;第四步是小組交換后互相閱讀、修改、寫意見;第五步是學生閱讀同學提的修改意見。寫下自己的看法;第六步是上交老師評改。
二、多渠道發表,維持寫作熱情
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出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維持學生的寫作熱情了。維持學生寫作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產生成就感。首先就是口頭發表。由于同一個班級中學生學習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往往后進生沒有機會交流展示自己的作文。因此,教師應當在班級內部搭建一個口頭發表的平臺,讓后進生有機會向小組或全班誦讀自己的作文,同時其他學生及老師要及時給予點評、鼓勵。其次是辦報發表。自辦報也是培養學生成就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按形式可以分為個人報、組報和班報。個人報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參與,題花、欄目和報名由學生自主決定,寫作的內容和板報的周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組報則是由同一個小組內的幾個同學共同主辦,組內同學輪流擔任主編和編輯,相互之間有機組合,優勢互補;班報則是三種報紙中級別最高的,為了保證班報的權威性,可以在班內成立編輯部,編輯部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稿件。辦報后要經常組織讀報活動,讓學生在讀報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成就感,而且享受到寫作的樂趣。再者是編書發表。在編書之前,讓平時寫作成績優秀的學生收集自己平時的優秀作品,先自行修改,然后由編輯修改,最后在教師的認可下定稿。之后投稿發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多向有關報刊推薦,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作品。我在實踐中是這樣開展的,在四、五年級中建立童心詩社,將學生創作的詩歌,打印成彩色稿紙,粘貼在展板上,并將優秀的作品顯示在每日校門口的電子熒屏上,讓學生一抬頭就可見,增加學生創作的欲望,讓學生充滿寫作的渴求,為寫作積累更豐富的素材。
三、激發寫作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設疑是一種很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果問題設置的巧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夏天學校池塘里的荷花開了,于是在四年級課堂上有了這樣的一場師生對白。師:“大家都有看到學校池塘的荷花開了吧?學生:“看到了?!睅煟骸澳銈兿矚g看荷花嗎?”學生:“喜歡?!睅煟骸盀槭裁聪矚g呢?”學生:“因為荷花很漂亮很好看?!睅煟骸笆堑?,荷花是很漂亮??墒撬L什么樣子呢?又美在哪里?誰能給大家說說?”問題一出,學生面面相覷,舉手回答的卻只有那么兩三個。于是我趁熱打鐵,說道:“是啊,我們都知道荷花很美,卻不知道它美在哪,這是為什么呢?”依然是一片寂靜。我接著自己的話說下去。“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沒有仔細觀察。我們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隨時留意自己身邊的變化。如果我們在觀賞荷花時能夠仔細觀察它的花瓣、顏色、氣味和形狀等等,我們還能說不上荷花美在哪嗎?”這一連串的假設和啟示性的自問自答,將學生引入了情境,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同時,學生也在愉快的教學過程中學到了積累素材的方法,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之后,一次大雨天,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日記上詳細記述了自己在雨中所認真觀察到的景色。并且采用了時間順序的描寫方法,記錄了下雨前、下雨時、下雨后的情形,寫的惟妙惟肖。在這樣的途徑下,學生輕而易舉的掌握了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學生不再發出“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學生不放過點滴的瑣事,并從中提煉形成自己的思考。我從四年級開始就重視引導孩子養成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素材本,留心注意一天,看看從早到晚究竟發生多少事情。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從生活中積累了很多材料。有學生就寫,杜老師今天笑了,應為我把語文作業寫完了;有學生寫,今天校園里多了一些佩戴紅袖章的學生,原來他們是學生會的,專門管理學生的,真有意思;小明今天說話不對勁,因為他的大門牙掉了……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促使學生隨時隨地地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可以練就學生一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