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朗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刻認識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并發揮其功用,善于利用各種因素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本文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
1、師生對朗讀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現階段一個普遍的情況是,朗讀教學不被師生重視,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受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一些師生的觀念不正確,思想上認為朗讀不重要,考試也不考,沒有使勁學習的必要。而且朗讀教學又費時又費力,還不如做點題來的實際。二是沒有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在一些師生看來,朗讀教學是“小兒科”,誰還不會朗讀啊?還用教嗎?所以教師不重視朗讀,讓學生隨口一念,草草收場,教學缺乏藝術性,學生根本沒有享受到朗讀帶來的愉悅體驗,逐漸就失去了朗讀的興趣,朗讀也逐漸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成為根本得不到師生關注的“丑小鴨”。
2、學生的朗讀質量低,教師缺乏指導。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朗讀時磕磕巴巴、聲音細小、停頓不準確,經常缺字、多字,很不自然才能讀完一段,就算是朗讀比較順暢,也是聲音平板、干癟,沒有感情。這樣的朗讀質量低下,將好端端的文章讀的是支離破碎,毫無美感可言。而教師也不是認真細致地進行點評,僅是以好、不流暢、課下多讀讀來評價學生,朗讀教學環節一帶而過,課堂教學指導幾乎等于零。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根本不懂如何正確地發聲、換氣,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什么時候應該快讀、什么時候應該慢讀;怎樣停頓,停頓多長時間,等等。長此以往,學生的朗讀水平自然得不到提高。
3、朗讀方式單一,隨意性比較大。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采取的朗讀方式,多是全班齊讀,朗讀方式單一,根本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齊讀時,如果哪個學生讀得和大家不合拍,教師一般采取的方式就是對其進行批評,而不是仔細分析然后進行指導。有些時候教師也會采取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方式,但是教師的評價一般比較籠統模糊,不會做具體的方法指導,只要學生的讀音沒有錯,對于如何調動內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調等方面基本沒有涉及,朗讀教學的隨意性很大,學生的朗讀水平也不會得到提高。
4、朗讀面窄,時間不充分。朗讀面窄是當今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象之一,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朗讀時,多愛讓幾個優秀學生朗讀,其他的學生只能是當聽眾,根本得不到朗讀訓練。而且,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還要做深入細致的講解,朗讀時間根本得不到保證,教師不范讀,學生只是“隨口一念”,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沒有系統練習,也沒有教師的講解指導,朗讀成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環節,朗讀教學也就毫無質量可言。
二、提高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策略
1、保證朗讀時間,提高朗讀教學地位。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朗讀。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朗讀,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尤其是學生自主性朗讀時,不能在學生朗讀后草草收場,要引導學生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感染力。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說:“非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鏗鏘之美,音樂之美;非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起承轉合,急迫舒緩。”余映潮老師特別注重朗讀,給學生留出大量的時間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感悟。可見,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朗讀,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
2、有目標地組織學生朗讀。朗讀是為了讓學生感知課文,而部分老師在教學環節中沒有理解并重視這一必要環節,只把其當作一種教學過渡形式。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在朗讀,老師卻在板書,思考下一步的教學內容,而不管學生朗讀的效果。實際上,老師在備課時就應該從教學效果的層面來為學生設計朗讀情境,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朗讀,做到心中有底。當老師在進行課堂朗讀教學時,需要兼顧朗讀的層次性。
3.、精彩講解,讓學生理解性地朗讀。朗讀和講解,是語文教學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如果說講解是要學生鉆進文中進行分析,那么,朗讀則是帶領學生躍出紙外,加以綜合;如果說講解使人加深理解,那么,朗讀則更能使人加強感受。講解前的學生試讀,可以幫助教師發現學生理解的難點,確定教學的重點;講解后的學生試讀又可以大體檢查出教師講解的效果,發現薄弱環節,迅速采取補救措施。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不能忽視講解之功能,朗讀的時候才不會囫圇吞棗,草草讀完就收兵。
4、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朗讀教學。對于教學過程而言,以多媒體為主要依托的教育技術是提升教學,輔助教學,使教學任務高質量完成的重要手段。比如,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心靈的藝術,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也是心靈的藝術,它們是相通的,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音樂與文學融合起來,就可以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我們在朗讀教學中恰當合理地使用這些聲光色影等綜合的多媒體教育技術,就會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在朗讀教學中能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營造氣氛,就能喚起學生的想象,撥動學生的情感,從而使他們的朗讀更具有表現力,也更能使學生享受到朗讀的愉悅。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教學應該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這不但是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還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 杜憲青.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及應對策略[J].吉林教育,2011(31)
[2] 鄭堯挺.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狀的分析[J].
語數外學習,2012(2)
[3] 李艷慧.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狀及教學建
議[J].閱讀與鑒賞,2011
[4] 李霞.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的措
施[J].現代語文,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