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創新教育中,政治教師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能力。教育教學中要有獨特的教育見解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要能引導學生積極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行為,使學生能主動地、愉快地、創造性地獲得知識和能力,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以達到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興趣中國
一、完善細節,落實教學常規?
1、在備課上進行改革。備課是一項充滿個人創造性的活動,但不乏共性:如對教材的鉆研,對學生的了解,對教法的設計,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連教師們平時的閱讀積累、知識積累、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也都成為備課的范疇。
第一,備教材——解讀并超越教材。解讀教材: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認真鉆研教材,教材是眾多學者、專家心血的結晶,是經過精挑細選反復洗練的。教師必須充分地給予重視,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進行教學設計。當然,作為思想品德可來講,我們最好將教材和時事政治結合在一起,和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這樣能更好的延伸教材,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第二,備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備學生永遠是關鍵”。備學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及其知識基礎,還要了解學生學習這些知識時的思維特點,備課既要合乎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盡量考慮到課堂上出現的學生提問方式,教師應該如何回答等問題。
第三,備教法。新課程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只有靈活選擇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國基礎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學要求、課程目標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備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2、作業要改變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優化評價方式,與學生平等對話,讓學生在評價中找到積極進取的力量,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賞識的快樂。關注每一個學生,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評語的內容除了A、B、C、D的等級評定外,多一些名言警句,多一些鼓勵性話語。作業中還要強調學生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讓學生體會到作業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小組互評也是提高作業質量的良好途徑。
3、抓好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集體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集體備課有利于在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共同商討、拓展思維、博采眾長,以便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我們學校各教研組每周六都會開教研會,研究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開展說教材活動,各備課組每周也有固定的集體備課時間,備教材,備教法等,展示教學資源,做到資源共享。所以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改進集體備課形式,注重教法探討、學法研究及學情分析,追求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已成為我們廣大思品老師的共識。
4、寫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現代教師在研究狀態下進行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我們教研組每位老師每周都要寫教學反思,通過反思,對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研究產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進優化的方向。
二、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
在聽評課中可以學習吸收大量的教學理論、經驗和先進的教改信息,在執教中去運用。也可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概括形成理論。如此循環反復,教師的教學業務素質必然會有很大的提高。
聽評課也是同仁們進行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研究、教學經驗交流的一種好形式。
因此我們學校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①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舉行1次教研組及其以上的公開課;②學校在全校組織賽課活動;③每周六上午同學科開展說教材活動。
聽評課對開闊教師視野,激勵教師上進,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之間開展聽評課活動,就能達到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藝的目的。
三、讓課堂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最討厭、最反感死氣沉沉的課堂,覺得沒意思。只有經常變換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課,讓學生覺得有新鮮感覺得每堂課都充滿活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學生才對思想品德課感興趣。
為此,要經常采用演講、講故事、辯論、情景劇表演、趣味小測試、學生提出問題等形式進行教學。教師的語言最好能富有幽默感、親切感和感染力,讓學生從內心里感覺到喜歡這門課,我們經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形象的展示以便吸引學生是注意力。我們學校每個教室都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每個教室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教師上課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可以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形象生動。
四、充分利用小組的作用
生活中既要有合作又要有競爭,學生之間也是一樣。要做到既競爭又合作就要充分利用小組的合作。把每個班的學生分成四人以小組,作為一堂課來講,小組成員之間是一個整體,為了集體的榮譽成員之間必須團結互助,共同進步。而各個小組之間在學習上又是競爭者,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最終實現雙贏。
總之,作為教師要有飽滿的工作激情、一絲不茍的教學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情緒特征。教學中應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促進和啟發學生思維,在心理上和學生更接近,以師生情感和共振創造高效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