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不僅僅是歷史賦予我們語文教師的重任,更是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我們唯有精心打造教學設計,讓我們的課堂真正高效,我們才能無愧于學生,無愧于時代。
關鍵詞: 匠心獨運;不拘一格;拓展延伸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匠心獨運
當今的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標新立異獨具一格,所以,我們在設計我們的課堂教學時,就要注意不能走老路,不能沿襲自己的或者是別人的成功范例,要盡可能避免“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達到“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的境界,學生才能發自內心地佩服我們!
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是學習者通過學習后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的預期描述。教學參考資料上確立教學目標,是以語文課標所限定的范圍和語文相應教材內容所應達到的深度為依據的。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教學目標,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教學大綱是這樣為我們解讀三維目標的:①知識與能力,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課堂教學的歸宿,教與學,都是通過知識與能力來體現的;②過程與方法,它既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課堂教學的操作系統,新課程倡導對學與教的過程的體驗、方法的選擇,是在知識與能力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開發;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既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新課程倡導對學與教的情感體驗、態度形成、價值觀的體現,是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深層次的開拓。三維目標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缺一不可,只能作為一個整體來達成。
三維目標要求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首要的是確定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一欄里把知識與能力目標明確標出,至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自始至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每一篇課文,都會有多個教學目標,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每一個教學目標都一一落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目標,要學會大膽取舍。我們研究高效課堂,就是要求我們科學的確立課堂教學的目標。追求高效課堂真正意義上的高效,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最基本的素質,而高效課堂,就是為每一堂課,確定一個科學的同時又能確實實行的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設計,能匠心獨運,我們的教學流程就可能順風順水地實施。
二、教學流程的設計要不拘一格
教學流程是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它是教學活動展示所需要經歷的基本階段。高效課堂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預習→交流→展示→反饋→小結→拓展”。預習,是學生獨立完成的,一般是在課外;交流,是小組討論,是課內的一個小環節;展示,就是小組將他們的學習成果在黑板上展示;反饋,就是學生對他們的學習成果點評交流;小結,是教師對學生們的學習進行的總評和提升;拓展延伸,就是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高效課堂的模式,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流程,但也不是每堂課都一定得按照這種模式來實行,譬如,在教授語法課的時候(如詞性的辨別),我們就不能生搬硬套的實施這樣的流程,因為學生對名詞動詞形容詞這樣抽象的理論,單單從概念上描述,那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首先要我們教師先給他們補上一課,讓學生在化抽象為形象之后,學生才會對詞性有所了解,要是生搬硬套,不知變通,那就會費力不討好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教學流程要靈活機動,只要能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只要能讓學生有收獲,那教學流程就是好的,就是成功的!所以,我認為,教學流程的設計應該不拘一格。
三、善于發現課堂教學亮點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善于抓住一個個細小的教學環節,更要善于發現一個個教學的亮點,那是心靈與心靈碰撞的火花,那是我們教學中最重要的經驗和財富,我們把這些亮點積累起來,久而久之,我們的教學就能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更好地把知識播撒進學生的心里,那么,到那時我們的課堂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效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預見到課堂上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中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動態生成的流程,那些細枝末節轉瞬即逝,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心靈的相機留下那閃亮的瞬間。教師要能在看似尋常的細節中有獨特的發現,并有意識地拓展和延伸它,那么,這位教師的文化底蘊和教學修養可以說登堂入室了,他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了。所以,教師要學會發現教學流程“亮點”,并能保存在自己的硬盤上,有意識地在今后的教學流程中讓那些亮點得以再現,讓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充盈課堂,用我們的智慧之火去點燃學生的心靈之光。這樣,我們的課堂,不僅高效,而且成功。
四、細心設計課后作業,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學生化知識為能力的重要環節,馬虎不得,精心設計課后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設計拓展延伸(課后作業)時,要本著以下原則:一要減負學生的空間;二要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三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要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設計語文作業,既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化知識為能力,又能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既重視語文素養的提高,又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總之,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高效語文課堂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那么,我們就要樹立大語文觀的意識,放眼學生的未來,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把握好教學流程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我們的課堂教學就能與學生心靈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 新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