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科在中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大家公認的,在中考中乃至在高考中占的分數比例位居所有學科之首。然而,由于數學學科比較嚴謹,邏輯性較強,有很多學生對數學有畏懼知之心,甚至對數學興趣索然。其結果常常是,數學課上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臺下卻“萬馬齊喑”。學生成了被動接受他人觀點的接受器,數學課毫無生機。要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數學教師要實行情感教學,要以深厚的情感體驗、飽滿的情緒去感染每一位學生,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寬松、激情的探究氛圍,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
那么,如何營造這種激情課堂的氛圍呢?
一、激情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來源于教師的激情
人常說,困倦的情緒傳染人,高昂的情緒感染人。教師,從他跨進教室的那一刻起,他的精神狀態就直接影響著這個班級的氣氛,其情緒的高低也必將制約著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創造的萌芽。因此,教師自始至終保持飽滿情緒非常重要。
1、教師的激情源于對事業的熱忱和對學生的真愛。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作為數學教師,他不僅要對所教學科情有獨鐘,還要深愛學生。只有對事業和學生充滿滿腔的熱忱和真誠,才能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情感的教師,等于自己筑了一堵阻隔教師與學生成為知己的墻。師生間行同陌路,教學氣氛不夠和諧融洽也就不足為怪了。有位老師說得好:“學生是我永恒的情思,我離不開學生,也忘不了學生,我青春和生命中堅忍不拔的成分是學生的情感鑄成的。”
2、教師的激情源于他廣博的數學學科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擁有。數學教師只有具備廣博的數學學科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對教材內容深刻理解和把握并適時地傳給學生。它使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能揮灑自如,左右逢源,舉手投足間,總能情發于衷,恰到好處。這種智慧的情感感染學生,使他們體驗到知識的力量和暢游知識海洋的愉悅。如果數學教師知識貧乏,那么他分析問題必然淺嘗輒止,或涉及到縱深的內容只好敬而遠之躲謙避讓。這樣的教師怎么能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劉勰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數學教師只有以這樣的激情去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才不愧為合格的教師。
二、數學教師不但自己有激情,還要善于“激”情,即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和興趣
課堂上,若沒有學生豐富的情感作內應,那么,無論教師多么有激情,課堂將是一潭死水。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論及和諧的課堂氣氛時曾說:“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而且,教師的激情是為了實現對學生的激勵、喚醒和鼓舞,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和諧互動的統一體。所以,數學教師要實現情感教學,不僅要自己有情,更要會“移”情,學會用“激”情藝術。
1、要協調好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氛圍。中學數學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師要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應從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講臺走進學生,從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身份轉化成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真正做到放下架子,與學生零距離地接觸。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板著面孔做學問,板著面教書,不僅不合時宜,而且也會嚇跑學生,使學生覺得老師“面目可憎”從而“望而生畏”、“知難而退”,產生厭惡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要多一些自主性,少一些強制性;多一些生活化,少一些系列化;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火藥味。這樣,師生間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意識,課堂上才能實現智慧的撞擊、經驗的共享和心靈的契合,展現這種對話的課堂才是動態的“激情課堂”。
2、數學教師在教法上要靈活多變。呆板的教學形式只會使學生昏昏欲睡,使原本鮮活的內容變得索然無味。而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則會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中學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合作意識。在平時的實踐中,我采用這種方式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我還結合不同內容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用于“激情課堂”上,經常是師生的掌聲、笑聲一起飛,課堂氣氛很活躍。如問題教學法。可以將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巧妙地轉化為新穎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3、以魅力的語言,叩開他們情感的心扉。高爾基說過:“不是蜜,卻能粘住一切。”這很形象地說明了語言這一特征。作為數學教師,如果沒有駕御數學課的特有的語言魅力,讓他講授教材中最富有感染力的內容,學生仍會感到枯燥無味,激情殆盡。
首先,語言要有啟發性。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用語言把人的心靈點亮”。如設計每節課的導入語,我常用激疑問難的啟發性問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誘導學生進入數學的情感境界中。
另外,數學教師要使語言有“變化”。課堂教學藝術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學語言藝術,而數學語言藝術最講究的是在準確前提下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性就是善于把抽象概念具體化,深奧道理形象化。而趣味性則是教學語言中的味精,是教學魅力的源泉。數學教學需要幽默,通過寓莊于諧,莊諧并舉,調節學生的心理節奏,活躍課堂氣氛,喚起內在學習激情。
在課堂教學中,每位數學教師如果能用自己的激情藝術使我們的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能得到思想上的教益,語言上的啟示,情操上的陶冶,情感上的共鳴;課課有新意,節節有新招,那么,“激情課堂”上演的絕不再是枯燥的獨角戲,而是充滿跳動的音符,學生與數學課也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