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認為教師只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的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才能有效的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問題對策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最基本途徑。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強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切對數學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改善教學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有預見性的認識到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今后數學學習的深遠影響,并應有意識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實踐證明,有效的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會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約束。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出了很多改變,但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小學數學教師也漠視學生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認為小學生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將課程講的盡量詳細,讓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進行學習,這些都嚴重抹殺了小學生對知識獲取的好奇心理和主動求知心理。
2、小學生思維方式的不成熟。從生理角度講,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自學和探索求知能力等方面發育尚不完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有效的訓練和培養。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造成小學生這方面能力的發育滯后。
二、“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對策
1、“數學閱讀”內容生活化。第一,創設生活情境,培養閱讀興趣。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數學的源泉,低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把生活情境呈現出來,讓學生充分閱讀,從情境圖中獲得信息,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在小朋友認識10以內各數的時候,我給他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校園圖,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分別找出數量1、2、3、4……的東西,再找出教室中可以用數字表示的物體,說給小朋友聽一聽。課后又讓學生找一找,家里的哪些東西可以用我們學過的數字來表示。學生找到了許許多多:我家有一臺電腦,2臺冰箱,3張床,4只空調等等。
第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閱讀能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獨立思考,主動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平時的教學或練習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會有稀奇古怪的錯誤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做題時讀題不夠完整,往往句子只讀一半,就開始動筆做題,這樣造成許多不應該出現的錯誤。教師就應教給學生正確、良好的閱讀方法,首先題目要讀完整再思考,其次對于讀了一遍還不能明白意思的題目要多讀幾遍,最后將答案填寫好之后還要再將題目完整地讀一讀。有許多錯誤往往通過最后完整地閱讀一下,就能發現其中不正確的地方,這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只有教師在平時的練習、作業中經常提醒,注意滲透,學生才能慢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一,讓學生學會善于閱讀的習慣。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計算過程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通過閱讀促使學生理解題目要求,看清運算數字、運算符號和運算順序,明白運算方法。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力求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解決問題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
第二,讓學生學會會讀的習慣。A、“讀”中生疑。敢于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通過閱讀讓學生提出疑問,引發學習興趣,并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思維,從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如,五年級商不變的規律:“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B、“讀”中理解。對于一些關鍵性的字、詞、句要進行圈點劃批,正確理解數學語言,掌握數學概念。C、“讀”中比較。以“讀”比較就是通過比較知識的縱橫聯系、差別,把知識內化的一種讀書方法。邊讀邊比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間的聯系和差別能夠系統地把握,為以后靈活應用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師生共讀數學好書
數學教師對數學方面信息的大量閱讀,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知識,還可向學生推薦數學閱讀方面的好雜志、好報紙、好書籍,如《數學故事》《趣味數學百科圖典》等,豐富學生的數學閱讀世界,激發他們數學閱讀的熱情,以閱讀來促進思維,形成方法,運用數學。
總之,把閱讀引進數學學習,讓學生多讀課本,多看課外資料,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是非常必要的。但讓學生進行數學閱讀,必須建立在教師深入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還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應針對不同的閱讀素材,指導學生掌握數學閱讀的方法和策略,循序漸進,逐步形成閱讀技能,讓學生明白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同時激發數學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數學自悟自得的能力,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且對學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