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教育中的“數學后進生”以單一的數學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并按數學考試分數的高低將學生排隊,據此給他們貼上優生或后進生的標簽。但是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擁有潛在的智能,只是互個人的智能組合形式各異,優勢智能領域不同而已,考試成績極差的學生,他們也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我們努力發現每個“數學后進生”的優勢智能,就會找到教育轉化他們的策略。
一、善于發現“數學后進生”的優勢智能領域,尊重他們的智能差異,幫助學生將優勢智能領域的特點遷移到弱勢智能領域中去
教育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進的心向,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學習困難,往往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內容與方法、要求與進度脫離了這個學生的實際需要。數學教育應當認真研究,如何從每個學生不同的智能結構、興趣愛好和學習方式出發,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打破從課程本位出發,讓學生去適應一成不變、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幫助后進生將優勢智能領域特點遷移到弱勢智能領域,從而促進數學學習。
對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學生,數學老師要對他們有清楚的了解,并給予特別的關注,通過與其他任課教師交流,了解這些學生在各科目上的表現,也可通過與本人談話,幫他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還可以通過多種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優勢智能的各種舞臺。通過以上的種種途徑,很可能就會發現以前曾被貼上“后進生”標簽的學生,在其他方面有較好的表現能力,如擅長與他人溝通合作等等,我們要針對他們的智能特點,對癥下藥。
二、培養數學后進生的數學邏輯智能是轉化數學后進生的關鍵
習慣上,人們常常把數學邏輯智能等同于數學能力,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和不恰當的,數學邏輯智能絕不僅僅的一種數學能力,它還包括數學分析等能力。數學能力的核心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轉化數學后進生的關鍵,在于開發和培養數學后進生的數學邏輯智能,促使他們數學能力的發展。作為教師,應該把數學課看作是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智能的機會,去開發和培養數學后進生的數學邏輯智能。
1、建立一有利于數學邏輯智能發展的課堂教學環境,使數學后進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為主動的知識學習。數學后進生由于數學成績較差,在數學課上的表現主要有“注意力分散”、“勉強參與”甚至于“不參與”數學活動。一般來說,他們是怕上數學課的,怕老師提問,怕自己回答問題出錯遭到同學諷刺。這樣勢必會造成緊張、沉悶的課堂氣氛,從而壓抑數學后進生的思維,數學智能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居高臨下”的作風,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或者用另一種鼓勵代替批評。在這種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數學后進生敢說敢想敢做,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發揮,有助于數學智能的開發和培養。
2、采用直觀化教學。在數學課教學中,要給數學后進生各方面具體的,形象化的教具、模型,讓他們親自動手摸一摸,擺一擺,做一做,通過這樣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使得他們的眼、手、耳、腦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到教學中,調動他們的視覺空間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等多種智能參與數學學習,不僅知識得到較好的掌握,他們的數學邏輯智能也得到的鍛煉和發展。
鼓勵數學后進生講出思考過程。一般來說,數學后進生的條理感、順序感和結構感都發展得較差。他們會運用錯誤的方法簡化表達式;他們也許能運用一些步驟去解一個方程,但提出的步驟、順序卻是錯誤的。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數學后進生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講出來,如要多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你的思路卡在哪兒?”讓學生充分的發表意見,以展示其思維過程,使差生理順思路,學會思考。這樣既鍛煉了其語言能力,增強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可從其思路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3、開展“生活中的數學活動”。數學邏輯智能是多元智能結構中的一種,它的培養必須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的形成。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密切聯系實際,開展“生活中的數學”等活動,如開展“計劃購物”“生活中的面積”等。一方面,讓后進生明白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參與“生活中的數學”等活動,讓后進生在“做”中“學”。這類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后進生不斷地發現身邊的數學,可能會激發后進生從此產生“覺醒體驗”,愛上數學學習。與學困生建立類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關系”。轉化學困生時,教師不要以高姿態對待學困生,不要以為對學困生學業上的幫扶工作是對學困生的“施舍”。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來,使學困生感覺到教師與學困生的關系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平等關系”。
三、教師是學困生學業上的指導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
任何一個學困生,其總是回避著自己在學業上的后進,總是以自我封閉的形態出現在教師的面前。其實學困生在班集體中的心理壓力是無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師在這里的角色并不僅僅是對學困生進行學業上的指導工作,更重要的是給學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學困生走出“自卑、自閉”的心理。
總之,初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艱巨而富有挑戰意義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師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項工作來。我相信,一名好教師不但能使優秀生更加優秀,同樣能使后進生不再后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