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生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也是培養學生提高繪畫能力的主要訓練方法。如何上好寫生課呢?多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 兒童寫生;繪畫水平;觀察能力 興趣 ;寫生內容
隨著美術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有的老師僅僅為了“改革”兩個字,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教學方法,而忽視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術”。重“美”輕“術”的教學讓學生們從小就忽略“技法”的學習,課堂上“不敢畫、不會畫”的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美術教師如何在教學改革中,按照新課改的理念讓兒童的美術技法有一定的提高,這已經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寫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是提高學生繪畫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成為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項主要課業。
一、寫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藝術來源于生活,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因此,讓小學生自己通過感覺與知覺的發展去認識周圍世界,用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去描繪眼里看到的客觀事物,是培養小學生實際的、真實的美術能力,這也是寫生教學的優勢所在。
1、促進學生注意力的發展。寫生時對寫生對象的觀察與分析都需要學生排除各種干擾,高度集中注意力。長時間的訓練,兒童的注意力就會有明顯的提高,這種好的學習習慣在其它學科中也會有很好的表現。
2、促進兒童審美水平的提高。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活動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在寫生中,兒童會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發現美。寫生教學會讓孩子們更加貼近自然、熱愛世界、熱愛生活。
二、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寫生能力
1、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基礎。美術活動是一門視覺藝術,是以觀察為基礎的。在寫生教學中,觀察主要是指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形狀、色彩、空間等形式因素上。觀察力不僅是寫生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是兒童認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寫生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引導學生學會觀察。①讓兒童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慢慢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盲目性自我表現。②先從遠處感知事物的整體,讓兒童獲得整體印象;再到近處感知、比較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構成;最后再回到整體的感知上。③觀察不僅可以通過眼睛來體驗事物的特征,還可以通過摸一摸、聞一聞、說一說等多種感官形式來體驗和表現。④明確觀察目的,對形象特征、物體空間關系、比例關系、明暗關系、色彩關系、主次關系能有一個簡單的認識。⑤審美的觀察——觀察物體或景物時會聯想、能想象,對形式美的因素如點、線、面、色彩構成、構圖形式等會觀察,并能進行初步的審美判斷。
2、激發培養興趣是關鍵。教育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引起學習動機的最主要條件是內在條件,內在條件主要指“需要”,或者叫“求知欲”。當兒童意識到學習的目的和任務,對學習結果發生興趣,因而支配自己堅持去學習,這就是間接興趣。興趣的培養,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要比翼齊飛,既要注重寫生內容的生動,又要通過教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和耐心的輔導,使學生每上一次寫生課就有所收獲,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引起學習興趣。
保持和發展對寫生的興趣比激發培養寫生興趣難度要大得多,鼓勵教育、成功教育固然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但是,經常性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沒有困難。有教師的指導幫助克服和戰勝困難而獲得成功,他們會產生更大的滿足感、自豪感,會更加鞏固和發展對寫生已經形成了的興趣。
3、寫生內容的科學安排是保證。寫生教學對學生來說,它主要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對老師來說,就是要幫助指導兒童有效地認識。寫生內容的科學安排可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年級:畫玩具、瓜果、日常用品、人物面部。用水彩筆完成。平面造型,平涂顏色,形象生動活潑。
二年級:畫花卉、蔬果、日常用品、人物全身。用水彩筆或油畫棒完成。從不同角度表現,形象生動,顏色有深淺變化。
三年級:畫大型的玩具、日用品組合、花卉組合、人物動態描繪,用水粉或鉛筆完成。人物動態基本準確,構圖合理,線條生動,初步嘗試單色處理畫面。
四年級:初步感受立方體平行透視、成角透視關系,寫生簡單幾何體,畫人物側面半側面寫生。使用鉛筆,嘗試處理主體物與背景的關系,人物寫生中比例結構基本正確。
五年級:景物寫生,畫基本的幾何體及組合,有簡單動態的人物寫生,使用鉛筆或水粉色。透視、比例準確,學會畫基本的明暗關系,人物動態要準確生動。
六年級:風景寫生、人物動態速寫、活動情境寫生。使用鉛筆、鋼筆、水彩顏色完成。造型準確、構圖合理,能利用色彩冷暖表現畫面,人物速寫有時間要求,動態生動。
三、寫生課的拓展
課堂上面對面的寫生,只是寫生的一種方法。有意識地多安排記憶默寫練習,對培養兒童形象記憶能力和發展智力極有益處,同時也是對學生寫生水平的展示。記憶默寫的方法,可以分以下兩個層次:①默寫。讓學生先對寫生的對象進行觀察、分析、速記,然后根據記憶進行默寫,主要目的是強化對造型、色彩、動態的觀察記憶能力和綜合概括的表現能力。②主題記憶。這個層次近似創作,根據學生平時寫生的內容,結合教材和學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依據主題的要求和自己的感受,進行構思和組織畫面。創作時回憶當時的場面、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創造性的組織畫面。這也是小學寫生教學的最高層次。
總之,上好寫生課的目的是為了兒童的認知發展和繪畫水平的提高,對大多數兒童來說,小學階段應該是基本掌握寫生方法,重點是寫生觀察習慣的培養。老師更要注意激發、愛護、保持孩子們的寫生熱情。寫生教學為兒童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表現客觀世界從而提高審美素質提供了最直接的幫助和條件。愿“寫生教學”之花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永遠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