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學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實用藝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使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從而培養其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合作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領悟數學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 課堂教學;實用性;自主探索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有利于學生更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面對新的課程理念,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活情景、參與實驗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顧名思義,“有價值的數學”注重強調實現數學的實用性價值。如何實現數學的實用性呢?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創設合理的生活情景。即所謂的情景教學,強調為學生創設完整、真實的問題情景,以激勵學生的認知需要和自主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使其在寓教于樂中掌握數學方法、形成數學思想,能主動地嘗試從數學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面對新的數學知識,能主動尋找實際背景,從而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數學實驗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往的數學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學生只能機械地、被動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缺少參與實際動手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知識只能是“紙上談兵”,與新課標的精神“背道而馳”。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即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
“學貴有疑”,主動學習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活動始于提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具體實踐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踴躍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所運用的知識和技能是前人所總結和積累的,而提出一個新問題則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需要創造性思維,一個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一個思維活躍的人,可以說善于提出問題就意味著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讓學生嘗試提出一些問題。同時,給適當的幫助和指導,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和意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把“教”與“學”有機地統籌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三、敢于嘗試、勇于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國家著重發展創新型社會的道路中,教學活動的創新是不可或缺的前進動力。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以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自由、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的必要條件和有力保障,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則必須以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使課堂充滿“自由”的氛圍。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情景下,學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充滿求知的渴望,產生濃厚的興趣,大膽探索和嘗試,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創新的潛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其次,培養直覺思維,點燃創新火花。愛因斯坦曾說過:“直覺可以說是思維的洞察力,直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創造活動幾乎就是直覺。”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普遍認為數學作為一種理性思維的認識活動,是不重視直覺思維的培養和發展的,但是從創造性的角度來講,創造性思維是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的統一。直覺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表現,它必須以扎實的知識背景為基礎。所以,教學中不僅應該重視學生理性的分析思維的培養,也應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猜想和推測,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再次,鼓勵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創新能力。數學教學并不是求“一”的認識活動,問題的解決可以追求最佳的途徑,但也應注重尋求方法的多樣性,“從而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發展不同的求知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選擇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教無定法,貴要得法”。數學教學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選擇有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教學方法,比如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多媒體課件、實物模型、搶答提問等教學方式。有時,一堂課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術能力,掌握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知識素養,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數學老師,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為指導,靈活運用和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合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能力。在使學生成績獲得提高的同時,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知識的有用性和知識創造的價值。從而尊重知識,熱愛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愛軍.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新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
[2] 李曉梅.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