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業管理屬于新興的行業,其發展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目前社會對物業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但與之矛盾的是很多設置物業管理專業的院校存在招生困難的問題。針對這類問題,我對河北省設置該專業的院校負責人進行了相關調查。通過本次調查發現物業管理專業招生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見解。
關鍵詞: 物業管理;招生;調查
近兩年,我院物業管理專業招生量急劇下滑,11級42人,12級11人,13級21人(包括10名單招生),我院總招生人數今年3600多人,去年是3800人左右,而有些專業如會計電算化、建筑工程、機電一體化、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老牌專業確一直長盛不衰,每年的招生量都在200人左右以上,相比之下,物業管理專業如此少的人數,作為物業管理專業教師,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為此我特意對河北省同類院校開設物業管理專業的院校進行調查,以了解目前物業管理專業總體招生情況。
一、河北省物業管理專業招生情況
河北設置物業管理專業的職業類院校共有8所,分別是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政法職業技術學院、廊坊師范學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唐山職業技術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這幾所院校目前在校生規模如表所示:
根據數據顯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物業管理專業12年和13年招生量與11年相比明顯下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物業管理專業12年招生量下滑,13年有所反彈,河北政法職業技術學院物業管理專業13年招生量急劇下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物業管理專業雖然這三年招生量與其它院校相比人數比較多,但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物業管理專業全部是單招,學生的各項素質與普招學生有一些差距。在這些院校中,物業管理專業不管是招生量多的,還是少的,非常普遍的說法是物業管理專業就業非常好,很多物業服務企業到校或打電話要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為什么會出現就業好招生難的現象?下面我要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二、物業管理專業招生量下滑原因
物業管理專業是一個朝陽性行業,是房地產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房地產在我國的大力發展,也為物業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物業服務企業總數達6萬家,從業人員600多萬人,物業管理的覆蓋面已占全國城市物業總量的30%以上,其中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達到了50%以上。物業管理市場的擴大,增加了對物業服務人員的需求。目前物業服務人員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學管理專業的人改行,他們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不熟悉物業管理業務;二是學物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他們有專業知識技能,但人數較少;三是城市的下崗職工、農村剩余勞力,經簡單培訓后進入物業管理行業,他們只能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和服務。在如此大的就業市場,物業管理專業學生有著專業、學歷的雙重優勢,但各個院校招生量的確不斷下降,我認為存在以下原因:
1、傳統就業觀念的束縛。中國教育的發展,一個普通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得比重越來越高,據相關方面統計,培養一個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工薪階層在20萬左右,打工族為10萬元左右。據調查一個農民13年純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個大學生4年的開銷。如此高額的費用,讓每個家庭對大學生報以厚望,希望他們畢業之后能找一個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在好多人看來,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就是他們的目標。而物業管理行業大部分物業服務企業是私營企業,成立時間短,又是服務性行業。傳統觀念認為私營企業靠不住、沒保障,服務性行業是“伺候人”的活,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因此,基于就業的考慮,好多家長不愿選擇物業管理專業。
2、對物業管理專業不了解。由于物業管理是新興行業,社會對物業管理認知度不夠,人們不了解物業管理是干什么的,或者簡單的認為物業管理就是打掃一下小區衛生、收收費等,物業管理畢業后當個保安、車輛管理員而已。在一些大型的國企事業單位,這些崗位往往是老弱病殘的專職,或者是企業后方的收容站。如果學生畢業后從事這樣的工作,會被認為沒有前途或者沒有能力。這些對物業管理的片面理解,在學生填報志愿時不愿選擇該專業,造成物業管理招生量的下滑。那么物業管理是一個什么樣的專業呢?
物業管理是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依照合同和契約,對已竣工驗收投入使用的各類房屋建筑和附屬配套設施及場地以經營的方式進行管理,同時對房屋區域周圍的環境、清潔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地、道路養護統一實施專業化管理,并向住用人提供多方面的綜合性服務。
根據物業的用途和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模式,物業管理的就業崗位主要有物業前臺客服,物業管理服務員,物業行政、人事、辦公等人員,物業管理服務的中介咨詢服務的相關崗位,物業管理服務行業協會相關崗位,房屋銷售相關崗位等。
要想做好物業管理,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據調查,物業管理從業人員中65%是高中以下文化,19%是中專生,12%是大專,4%是本科及以上學歷。根據以上數字可以看出,目前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大部分還是高中及以下學歷,其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與物業管理的發展還存在很大差距。物業管理行業在專業型人才方面還存在很大缺口,只有大力培育大專及以上的物業管理專業人員,才會促進物業管理的發展。
3、盲目從眾心理。我國教育傳承5000多年的文化,既有其閃光和發揚的一面,也有其不足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如在生涯教育方面,我國已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多年,但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系統的中學生涯教育體系,明顯滯后于世界先進國家與地區。因此,我國中學生涯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學生們僅知要考好大學,考上大學找一個好工作,而對將來從事什么樣的職業,什么樣的職業適合自己確沒有考慮,當填報志愿時就顯得無從適從。在這種情況下,好多學生只好選擇一些大陸專業,如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會計專業,認為這些專業辦學多年,或者工作輕松、身居要職,或者掙錢比較多,比較保險,因此填報這些專業的人比較多。
三、如何解決物業管理專業的招生
1、改變傳統就業觀念。大學包分配的制度早已經過去,現在的高中生努力學習,為的是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現在的大學學習尤其是職業類大學,一是文化素質的提升,二是相關專業技能的學習,通過在校學習確定職業生涯規劃,找準就業的落腳點。那么如何才能改變他們的就業觀念呢?首先,社會輿論氛圍的宣傳引導。利用媒體的宣傳、教育機構的教育、政府的優惠政策,多方面進行宣傳,讓學生懷抱良好動機入學,學校加以引導,形成良好的就業觀念。其次,社會為學生就業提供平臺,讓學生能通過便捷的途徑找到需要的工作。最后,加強學校的技能教育,讓學生在招聘中建立自信,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2、加強物業管理宣傳。物業管理專業招生量下滑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對物業管理專業不了解或存在偏見,因此,我們應該對物業管理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廣大群眾了解物業管理工作內容,認識物業管理對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改變人們觀念。另外學校也應該重視該專業,與優秀企業對接,加強該專業的技能教育,提高該專業的就業質量,從而提高該專業的名譽度。
3、加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不完善,還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實現了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統一的指導教育,還不能真正解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中的問題。
物業管理專業招生量下滑在我省甚至在我國是一個普遍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大力發展物業管理行業。通過事實向人們證實這一行業不僅在生活與工作中與我們密切相關,而且也是我們職業發展的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