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約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這是教學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的要求。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教學是指通過語文課程實施的,以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活動。它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傾聽能力,還注重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要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功,在各種交際的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掌握學會文明的進行人際溝通和交往,發(fā)揮合作精神。”這是新課改對語文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呢?
一、關(guān)注生活創(chuàng)造機會,多練習
1、在課外活動之后進行交際訓練。學校里經(jīng)常組織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活動的興奮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jié)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教師要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
2、在突發(fā)事件后進行交際訓練。在課堂、校園、社會上經(jīng)常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學生往往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充滿好奇,這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我班學生曾云翔在四樓走廊欄桿邊撐手跳躍,老師批評時還極力為自己辯解說不會有什么危險。我就引導學生對此事進行討論。討論中,學生們各抒己見,表明看法。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進行了口語交際的練習。
二、把握好教學策略
1、鉆研、理解教材,立足超越課堂。針對口語交際的不同主題,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鉆研教材,挖掘出各種教學資源,巧妙設計,在保證突出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創(chuàng)設新穎的“交際點”。高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的差異,往往課堂氣氛不是活躍,口語交際容易變成簡單的說話課、問答課。課堂上教師應該讓學生動起來,引導學生在動態(tài)的課堂內(nèi)調(diào)動學生的交際興趣,把枯燥的一問一答變成現(xiàn)實生活中手舞足蹈的交際活動。學生走出幾十平方米的教室,在社會自然的大課堂,讓學生自由翱翔。這既減輕了教師課件制作的負擔,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2、讓學生活躍在口語交際中。本冊教材中“口語交際”課的內(nèi)容與低年級比較有時提高,某些地方還擺脫不了“回答式”的格局,容易形成單句交際。教師必須在用好教材的基礎上,開展多邊的互動,把學生引導到“我對你說,我聽你說”的境界上來。擴大學生參與面,靈活多樣開展交互活動。讓全體學生活躍在口語交際中。
如:十一冊單元一“口語交際”學會解釋,這是一項交際說話練習,本課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教育學生遇到別人誤解的時候頭腦要冷靜,態(tài)度要誠懇,要心平氣和的把事情的原委向?qū)Ψ浇忉屒宄n}中創(chuàng)設的多種情境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均可能碰到的情況。教時先讓學生任意選一條,認真閱讀體會,然后引導學生去想清楚這樣一些問題:①向誰解釋,要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②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題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說明原委;③這樣解釋,即要注意解釋的策略。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圍繞上述問題組織好語言,可先低聲自說,然后同桌互說,最后指明當眾演說,以確保人人都有機會。從學生的說話興趣出發(fā),也可以采用競賽形式練說,分小組賽,然后由小組推選出代表在全班賽。除了要求學生說話通順連貫、聲音響亮、速度適當外,還應要求學生的說話態(tài)度語氣,能使對方聽懂你的解釋,而要求得較好的效果。對于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教師組織評議,并要求學生能根據(jù)評議的反饋及時修正完善自己所解釋的內(nèi)容和方式。
如:第二題陳文彬很喜歡讀課外書,爸爸看見了總說:“你就不好好學習功課,看起書來倒挺來勁兒。”一個學生是這樣解釋的:“爸爸你誤會我了,讀課外書,可以開闊我的視野,提高我的寫作水平。爸爸你就原諒我吧!”對于這個學生的解釋,其他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認為說清楚了,①向爸爸說清楚了讀課外書的好處,②請求爸爸原諒,這樣解釋就行了。而有的學生則認為不夠全面,沒吧爸爸說的心服口服,可以這樣說:“爸爸您誤會我了,讀課外書不會影響學習的,我是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看課外書的,也不象您說的閑書,看課外書能幫助我知識的積累,提高寫作水平,更主要的是能豐富我的頭腦,還能將課堂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jié)合。”這就弄清楚了向誰解釋,解釋什么,怎樣解釋,讓爸爸聽后感到有道理,并且用語文明,一個“您”字就能讓爸爸入耳,同時在解釋時說清楚讀課外書的好處。
3、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際活動。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的學生情趣會變得高漲起來,情境化教學更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情感,促進理解和感悟。
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多樣化:如利用課本插圖或繪制情境圖畫;制作道具;播放錄音、錄象;生動的演講,課文劇表演;參加一些社區(qū)活動;科技活動等,促進學生的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注重教學評價,注重教學效果。口語交際課的評價,首先是做好教師課堂教學的反思,從淺層面的學生興趣、表達欲望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及交際禮節(jié)上來認定教學效果的好壞;再從學生理解水平,感悟多少,思維方式等來評判學生的收獲。其二,放手讓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上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達成互想心靈的溝通。其三,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適度結(jié)合寫作練習,把說過的話,交流的信息,用文字記下來,以說助寫、以寫助說,相互促進。只有在教學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才能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達到新課改對語文教育提出的更新要求。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口頭語言的交往。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學來的,而是在交往中訓練出來的。小語會副會長崔巒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能力。”現(xiàn)在,全社會的人都以口語交際為方根表達工具。實現(xiàn)四化,建設兩個文明,需要大批專門人才,更需要有口才的人,不公日常生活離不開它,而且在傳授知識、傳遞信息、洽談業(yè)務、處理問題,以及做復雜的思想工作等方面都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口語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而作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則是任道而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