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良好愛心、寬容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健康心理品質(zhì)的重要引導者,班主任應注重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寬容心。
關鍵詞: 培養(yǎng);愛心;寬容心
愛心、寬容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而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班主任在學生教育中,應當全面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特別是要關注培養(yǎng)小孩愛心、寬容心培養(yǎng)。綜合分析眾多的為成年人違法事件,可以得出結(jié)論:悲劇源于愛的缺失,源于心胸的狹隘!
那么我們怎樣培養(yǎng)小孩的愛心、寬容心呢?
首先,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愛心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zhì),是教育成功的秘訣。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因此他們身上會有很多自私的因素,這些自私的心理是他們心理成長的重要障礙。因此培養(yǎng)愛心至關重要。怎樣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其一,要向?qū)W生灌輸愛的理念,用愛的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我,至今還記得當初母親對我的諄諄教誨,正是對母親愛的回饋陪伴我走過讀書求學的歲月,所以參與教育工作以后,我始終向?qū)W生灌輸“熱愛母親”的帶班理念,十年來我所帶班級的后墻上都張貼著 “熱愛母親”四個大字。因為我覺得,一個真正熱愛母親的人,是沒有理由在學校里虛度光陰,浪費年華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認為熱愛母親,是一個孩子學習、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之源。我是思品老師,幫媽媽洗腳,陪媽媽聊天,為媽媽做飯等都是我與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己立立人,這些也是我經(jīng)常回家看望媽媽時必做的作業(yè)。其二,老師要用愛的行動感動學生,用無聲的行動語言教會學生要對他人有愛心。班主任要全心地愛著自己的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關心學生。我擔任的是全住校班班主任,班里學生要么來自外地,要么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因為年紀尚小就早早地失去了父母的照顧,有些學生在生活上還非常需要大人的指導,作為一個男班主任,在指導學生生活方面難免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但既然選擇就要承擔,縫補衣服,幫學生熬藥,半夜送學生看病,周末陪伴學生,這些就成為了我工作中不能或缺的部分。就是從我的這些日常關愛的行動中,我屢屢收獲到了來自孩子們的感動,遠遠比功課教學收獲的多。其三,班主任要鼓勵和指導學生的愛心行動。慈善捐款,做小義工,幫爸媽洗腳,學習一幫一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可以做的愛心行動。雖然捐零花錢、幫媽媽洗腳、幫同學解決學習疑難等都是“區(qū)區(qū)小事”,但往往就這些“小事”能培養(yǎng)學生的善心、愛心,能培養(yǎng)學生大愛的品德。
其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寬容心。寬容是一種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產(chǎn)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寬容是一種深厚的涵養(yǎng),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寬容是一種美德,能補人之過,諒人之短,能贏得友誼!班主任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寬容心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①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寬容去教育學生學會寬容。師所不欲,勿施于生。陶行知的“四顆糖”故事深深啟發(fā)著我。記得有天晚上,我到班上巡查時發(fā)現(xiàn)一群學生圍在后面議論紛紛,我輕輕地推開門,他們驚慌失措立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其中有位叫查康的學生臉色很不對勁,我走近一看,原來他的手下面壓著一張紙,在紙上我看到了我的名字。我拿過來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寫了一大段譴責班主任我的話給大家看。當時,我有點氣憤,但是我還是先離開了教室。我先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終于想起來了,這位學生責怪我太過嚴厲罰他,責怪我“偏心”借錢給其他同學而不借給他。下自習后,我叫查康到我宿舍里面,他一進門就低著頭直接對我說“老師,我錯了,你繼續(xù)罰我吧!”。我很和氣地回答:“小孩,老師也有錯啊,上次罰你掃一周包干區(qū)太過嚴重;月假回家也沒有借錢給你,你先坐下吧。”他沉默了一會含著淚水與我說:“老師,我抄襲同學作業(yè),在班上亂扔垃圾,沒有樹立好的形象,罰掃活該!你不借錢給我,是因為我亂花錢,不理解父母的辛苦,我還寫批評你的話給學生看,我錯了!”聽到這些我很感動,因為他的靈性,他迅速的感悟!在這后他進步了很多,改掉了很多壞毛病。他從老師的寬容中收獲了感動,收獲了寬容的品質(zhì)!寬容學生的第一次錯誤,是我工作的重要原則。老師要以坦蕩的胸襟,以“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度量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寬容。②用“沖動的懲罰故事”說話,讓學生明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馬加爵事件、美國加洲校園槍擊事件、藥家鑫事件等都證明了這些罪犯身上寬容的缺失。對這些典型的校園傷害事件我都會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們深入剖析事件的教訓。血的教訓才是最有深刻的教訓,學生們會從事件中明白“沖動是魔鬼,寬容是陽光”的道理。③班主任要傳授方法讓學生學會寬容,如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方法;注意轉(zhuǎn)移、合理發(fā)泄、理智控制等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管鮑之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歷史典故和名言,是我經(jīng)常在班上與學生一起學習交流的話題。換位思考就是對他人的一種理解,理解他人是寬容他人的前提,只有掌握換位思考的方法,才能提升寬容的境界。
總之,愛心、寬容心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班主任言傳身教,需要我們自己的愛心與寬容心。班主任只有用愛與寬容的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用愛與寬容的行動感動學生的心靈,用愛與寬容的環(huán)境滋養(yǎng)學生的品行,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