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年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既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的難點問題,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力能夠反映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本文重點分析了高年級小學寫作能力欠缺的原因,從讀學寫的角度分析了提高高年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對語文教學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 讀學寫;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提高
一、前言
小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開始接受寫作課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表達出來。這就需要不斷提高寫作能力,逐步提高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另一方面,學做能力既是語文成績的催化劑,更是個體素質(zhì)的組成部分,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利用讀學寫等方式促進高年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欠缺的原因
1、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是,小學生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卻很少,很多學生不愿意讀書。而閱讀和寫作是有著密切關系的,學生閱讀量少,自然影響他們的寫作能力提升。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積極地倡導學生多讀書。
2、學生生活的閱歷較淺。小學高年級學生閱歷很淺,缺乏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對生命和社會不太可能有多么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他們短暫的人生歷程中經(jīng)歷的最大的事情或許就是考試、某一次的生日聚會、某一次的感冒……十余年的人生注定不可能親身經(jīng)歷多少人世的滄桑,所以要讓他們在文章中用自己稚嫩的雙手寫出哲人般的感悟幾乎是不可能的。
3、學生缺乏必要的寫作實踐。古人云:“讀十篇不如做一篇。”缺少了必要的寫作實踐,看過再多的好文章,知道再多的寫作方法也只會眼高手低,只有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作才能真正提升寫作水平,寫作考驗的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組合安排能力,而這項能力是要靠實踐去提升的。因此,要提升寫作水平,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多實踐。
4、缺少教師的示范。劉國正先生指出:“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于和善于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所以教師要嘗試寫作下水作文,親身示范如何運用材料,尤其是教材中的材料,如何運用課本里教授的手法和技巧,如何選擇適當?shù)奈捏w,然后在講評時和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自己為什么這樣寫,當時看到這樣的題目時是怎樣想的,遇到了具體的問題該怎么辦,怎樣把平時的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怎樣選擇自己獨有的視角以及為什么這樣謀篇立意等等。
三、教師如何利用讀學寫等方式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
1、每日摘抄。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由此,注重引導學生對閱讀的積累,要求學生每天都閱讀并摘抄優(yōu)美文章或片段,短文長短不限。具體做法是學生將自己摘抄的最佳短文公布在教師的布告欄中,在班級中公開選拔5名左右的學生作為評委,讓評委評選出6份最好的短文,然后在班級統(tǒng)一朗讀。而這選出的6份短文的摘抄人將晉升為下一任評委,而且6份短文也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這些獎項都將量化,獲獎者將會得1分,并列為學生期末語文成績優(yōu)秀的評選指標之一。當然,這些最佳的短文將會一直張貼在教室里,供其他人拜讀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知道摘抄內(nèi)容獲獎后,不僅會加分,張貼在教室的墻上,而且他們還會獲得作為下次評委的資格,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熱情。
2、每日必背。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語言的積累對于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文中的名人名言,排比句、比喻句,非常美妙、精辟,這時候就需要讓學生記住,讓他們以后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用上。因此,我每日都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文字。內(nèi)容包括《小學生必背古詩》、名人名言、諺語、成語,經(jīng)典的句子等,背誦的結(jié)果要進行檢查,對于背誦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或者加分。
3、每日必說。學生進入了中高年級以后,我在每天的語文課堂上增加了一項內(nèi)容,就是每天給學生一個話題,要求學生根據(jù)這個話題進行口頭表達。口頭表達也是作文的一種,定期進行檢查,把這段時間準備的一些話題都拿出來,讓學生抽簽進行口頭表達,要求他們的表達是根據(jù)一定的提綱來進行的。對這些口頭表達要進行打分,可以是10分制或百分制,期末的時候看學生的總得分,得分最高的將給予表彰。
四、注重批改,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
大綱明確提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的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多思考,進行增、刪、換、改,并給自己的習作做出評價,寫上評語。在這個過程中,授予學生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可以通過三步瀏覽:一看結(jié)構、中心;二細讀,改錯字、句子;三品讀,推敲詞語和修辭。經(jīng)過實踐,這對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提高修改作文能力有很大幫助。
鼓勵互評互改。互評互改中,必然要認互真閱讀、思考、研究別人的習作,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交流、學習、思考,也是一種提高。通過互改,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同學中的不足或毛病,培養(yǎng)了糾錯的能力;同時,從別人的習作中吸取優(yōu)點,使合作探究的精神在習作互評互改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互評互改中,學生肯定有很多話要說,比如:談談哪個詞用得好,哪個句子表達不準確,哪個片段不具體等,只要他們能感受到的,他們有疑惑的,有見地的都可以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始嘗試寫作,但是受年齡、閱歷的影響,普遍存在水平不高的問題。因而教學中要注重把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不斷提高。寫作水平的提高是潛移默化的,又是能夠顯于紙上的。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情緒的表達和個性的書寫,讓學生自發(fā)、自覺的熱愛寫作,勤于寫作,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常肖.談如何加強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3)
[2] 柳曉青.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教學
策略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4)
[3] 譚加強.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方法之研究.
考試周刊,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