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評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所作的指導與點評,也是教師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作文評語無論是指出不足、肯定成績或是啟發(fā)思維,目的是讓學生能從中受到鼓舞,看到缺點與不足,這樣的作文評語才是成功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批閱的即使是差生的作文,在其作文中也一定會有“閃光點”,長的如一個段落,一個詩句,短的如一個成語,語文教師只要仔細認真,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然后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揮評語的感化、啟發(fā)、鼓勵、心靈對話等作用,激發(fā)學生寫好作文,進而達到指點迷津、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關(guān)鍵詞: 評語;心靈;溝通;藝術(shù)性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作文評語則是作文評改的關(guān)鍵和前提,容不得馬虎。下面本人就依據(jù)十多年的農(nóng)村語文教學實踐,淺談一下我用作文評語來教育學生的點滴做法。
一、情由心生,發(fā)揮評語的感化作用
如一位來自農(nóng)村家庭的女生這樣寫到:“我不知我的父母為何常常吵架,我已經(jīng)三天沒吃晚飯了。可他們從來不會像其他父母一樣理解子女,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關(guān)心過我,只懂得整天忙著他們的茶葉生意。我真想離家出走,離開這可恨的魔鬼家庭……文章寫得情真意切,令人深表同情,但是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卻是消極的想法。我深感這是個教育鼓勵學生的好機會,就給她作了這樣的評語:
“我勸你還是不要離家出走,一來你在外面不安全,二來你的父母也會著急的。雖然他們平時整天忙于茶葉生意,說真的也不容易,以致顧此失彼,對你不理不睬,可是你出走后他們一定會拼命找你,嚴重者后果不堪設(shè)想。畢竟你是他們的心頭肉啊!你找個時間好好和父母溝通一下,讓他們知道你現(xiàn)在的想法,也許他們會改變的。”看了我的評語和建議后,她深深感動,果真勇敢地跟父母溝通了一夜。當父母知道了孩子因為家庭的不合而想離家出走的想法后,大吃一驚,于是握手和好,挽救了一個即將破裂的家庭。從此該生也跟父母成了朋友,家庭和睦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穩(wěn)步上升。聽說有空時她還學了鐵觀音茶藝表演。一回我們老師組織家訪時,在她的家里,陪著幾個他父親的買茶老客戶,她在悅耳音樂的伴奏下,進行了一段優(yōu)雅的茶藝表演,我們都被深深地折服,發(fā)出由衷的贊賞。
二、引而不發(fā),發(fā)揮評語的啟發(fā)作用
學生的寫作要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動筆完成,決不能簡單地模仿或抄襲別人的作品應(yīng)付了事。教師就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的作文需要修改、完善等實情,在評語中給以啟發(fā)性的提示,使學生充分調(diào)動思維,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如:有一次一個差生交上來的作文,我發(fā)現(xiàn)那內(nèi)容顯然又是抄襲的。如果此時我胡亂給他打上評語或者當場撕毀,那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他會認為“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這個樣”進而助長該生的消極做法。于是我靈機一動,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不要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能力,只能是借鑒、學習,不能占為己有。照抄是偷竊行為!你的缺點就是抄寫不夠工整,但是你不笨!不是聽說小學三年時你作文還得過獎嗎?鼓起勇氣吧,挖出潛能,重新打造一個聰明好學的自我,好嗎?老師期待著你的進步!”通過這次作文后,他的進步非常明顯,再也沒有拖交作文時間,字也認真多了,學科成績不斷進步。可見,作文的評語如同一次心靈的溝通,能使一個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自然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也就加強了。
三、心存愛意,發(fā)揮評語的鼓勵作用
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學生都不例外。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尤其在寫作中對差生要不拘一格,從不同的角度給予鼓勵、表揚,不能用全盤否定的做法而扼殺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對于那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評語要注重分析,少贊揚、多指導,評語要有促進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這就是說在寫評語中要多用些鼓勵的話語,盡量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學生的不足,讓每個學生容易接受老師的批評或建議,體會到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感。基于此,我就抓住作文評語這一平臺,嘗試以激勵性評語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于是在批閱作文時,我經(jīng)常用具有親和力的、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如:“閱讀你的文章,猶如一股春風拂過臉面,煩躁的心情一下子變得舒緩了很多。”“你的進步令我們刮目相看了,老師相信下一次你會更加出色……”“端正飄逸的字體猶如人見人愛的你,繼續(xù)努力吧。”“作文開頭,排比句用得很好,真像鳳頭很有吸引力!”
而對于那些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我也是常用溫和幽默的口吻給以提出,讓學生易于接受。如,“字跡潦草,很像一個大鳥巢,能否把這鳥巢梳理得漂亮些嗎?”“句子難以讀通,像你家門口那溪水被石頭攔住了去路,拐彎抹角,你清理一下好嗎?”……就這樣,我常用一顆愛心寫評語,傳遞著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和鼓勵,使學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每當作文發(fā)下時,看著學生競相閱讀老師的評語,我的臉上也總洋溢著溫馨的笑容。
四、不擺架子,發(fā)揮心靈對話的作用
中學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生作文的同時還要教學生做人。那么教師就要善于通過作文,降低自己是老師的身份,放下常擺起臉孔教訓人的臭架子,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從而啟發(fā)學生改變不良習慣,追求正確的人生觀。
總之,我認為,語文教師只要能靈活根據(jù)作文訓練的要求和目的,多一份愛心,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賞識,在學生作文上寫出極具誘導性、啟發(fā)性又不乏親和力的評語,既切中文弊,又使學生愛讀,讓他們從中受到啟迪,那么作文的評語就能猶如一滴滴露珠,滋潤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渴望賞識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