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將激勵理論和方法應用到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中,對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教育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學生管理工作實踐,探究了建立激勵機制的作用,針對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措施。
關鍵詞: 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激勵機制
高校學生工作的對象是學生,其根本任務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實際上是一個激勵問題。激勵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教育管理手段使用最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科學運用激勵機制正是實現教育目的,增強校園文化的活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的涵義
激勵,從管理心理學角度講,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使人產生內在的動力,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活動過程。激勵也可以說是調動積極性的一個過程。激勵機制是反映激勵主體與激勵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它是運用相關激勵理論,把各種激勵方法和措施相結合,實現組織良性循環、快速發展的激勵體系。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是把大學生作為激勵客體,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作為激勵主體,通過運用激勵理論,采用一定激勵方式,實現大學生與管理者目的同向行為的各個工作環節的綜合。
二、建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的作用
激勵的目的是在于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沒有激勵,一般只能發揮個人能力的20%~30%; 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內部、外部激勵,可發揮個人潛能的80%~90%。借鑒威廉的經驗和理論,在高校學生工作管理過程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用各種激勵方法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和促進學生朝學校教育所期望的目標發展,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作為高校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其作用越來越突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和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他們將個人理想和社會共同理想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的實現了國家和學校的培養目標。
但是,如果激勵機制本身不健全或不具有可行性,則會對學生的積極性起到抑制和削弱作用。如果長期如此,學生的基本素質會大幅度下降,學校將達不到相應的教育目標。這對學校的發展將起到消極的作用,甚至還會帶來嚴重的威脅。
三、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的建議
1、采取豐富的激勵手段。在高校學生工作管理過程中,想要實現對激勵主體和客體的最大激勵,既要綜合運用一些激勵的方法,又要依照一些基本原則。
一是要設置目標。明確的目標,是人員前進的方向,因此,在工作激勵中,首先要明確工作目標。它要體現工作要求,使人們共同朝著目標的方向前進;還要符合組織成員的個體需要,能夠提高個體目標績效,達到激勵效果。良好的激勵效果,是個體目標與整體目標相一致,在整體目標下包含多個個體目標,使個體目標的實現要以整體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是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以精神激勵為主。在學生工作中要結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物質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但它的激勵作用較有限;在一定物質需要的基礎上,人們更渴望的是精神上的激勵,包括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肯定和認可。時至今日,物質激勵只起基礎激勵作用,精神激勵才是根本,要以精神激勵為主,要通過學生工作作為精神激勵的手段,引導大學生參與思想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的完善和發展,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
三是獎懲結合,以獎勵為主。獎勵是常見的激勵手段,它可以同時、直接滿足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樣,懲罰也是以直接的方式減少或避免人們發生與組織發展相違背的行為。在學生工作對象中,由于大學生的心理仍不成熟和穩定,懲罰手段容易讓大學生產生挫敗感和挫折心理,負面效應較大,因此,在學生工作的激勵中,要獎懲結合,以獎勵為主,獎懲的目的都以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主,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2、要有針對性的實施激勵。大學生個體的差異,特別是心理上的差異,使得一定的激勵方式,在不同的大學生身上起的激勵作用很不一樣。因此,了解、把握大學生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包括需求的不同、心理上的差異等,就能實施有針對性的激勵,提高學生工作的效率,并實現組織目標。并且,對大學生的激勵需要把握大學生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因時而異的進行激勵,才能達到大學生個體的滿足感。
3、堅持公平激勵的原則。由于社會中的人會與其他人進行橫向比較,對于一個個體而言,如果他獲得了獎勵,就自身的縱向比較而言,他獲得了肯定與認可,但從橫向上比較,由于不滿足獎勵條件的人也得到了獎勵,則對這個個體而言,這個獎勵并沒有多大意義,甚至還會產生厭惡情緒和不公平感,從而降低其積極性。對于處在高校的大學生而言,由于群體的相對集中,大學生進行橫向比較更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在激勵機制上,要堅持以公平為原則,建立明確的激勵標準和條件。同時,公平的激勵也體現在及時激勵上。只有形成公平的激勵氛圍,才能真正實現激勵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艷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激勵機制研
究》[J].科技信息,2010(3)
[2] 眭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激勵機制應
用研究》[J].科教文匯,2003.6:244
[3] 鮑善冰.《淺談學生工作中的激勵機制》[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1998
[4] 黃芬肖.《關于高校學生管理中激勵機制
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
[5] 李呈.《談激勵與高校學生管理的以人為
本》[J].中國地名,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