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物理是與生活聯系較大的一門課程,學生可以在許多生活現象中發現物理原理,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應充分抓住這一優勢,將教材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從而實現有效教學。本文探討了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
一、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教會學生會學、會用物理知識。提高物理教學效果的關鍵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尋找樂趣,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動力和積極的態度,這就是現代教育教學所倡導的。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將有助于為他們今后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既是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施展才華、傳授知識的樂教過程,又是學生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快樂感知、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樂學過程。
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靈活設計教學問題
初中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存在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靈活設計有效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可以運用雙手做幾個有趣的手影,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可以利用“將筷子插入水中,筷子變彎”的小實驗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始于驚奇。”驚奇的發現可以很好地刺激學生感官,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和思考。
三、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物理教學水平
物理學科屬于自然科學,集理論知識與實驗探究于一體。高質量的物理教學必須要以實驗為根基,以實驗為載體,通過探究實驗引導學生探索物理的奧秘,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的水平與質量。實驗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特別是親身參與實驗過程,更能讓學生深入掌握知識的本質,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拓展思維,提高探究實踐能力。所以,教師要研讀教材,精心安排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開放的實驗環境,展現物理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面,讓學生樹立“實踐出真知”的觀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為學生今后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增強師生互動,調動課堂氛圍
教師應該盡可能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在學生進行了預習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學習,確保學生與教師的思維能夠相協調,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步伐,教師講到哪里,學生能夠想到哪里,同時適當加強課堂師生之間相互溝通,鼓勵學生能夠積極提出疑問。可以采取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分組學習,分組討論,每一組都能夠提出自己迷惑的地方,其他組學生給予解釋,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教師可以課本為基礎,提出一些高于課本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發散思維,去分析這些問題,在學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再進行講解,當學生的想法與教師的講解相符合時,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豪感,更加可以使學生積極去思考問題,還保持了學生的心情愉悅,調動了課堂的氛圍。對于一些學生具有不同觀點的問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去探究這一問題,這一特點體現了物理這一課程的實驗性,通過當堂實驗,學生自主動手實驗,自己分析數據,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開明的參與式教學可以充分調動課堂積極的氛圍,與此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探究物理知識的能力。
五、結合實驗,重視與實際結合
一個直觀的實驗演示往往能夠比一個抽象晦澀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實驗就是通過一定的儀器,對某一原理的演繹再現,實驗的特點是更加直觀,學生可也通過動手操作,親自體驗物理原理,可以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一次實驗比背誦十遍概念的印象更深刻。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聯系日常生活,從現實問題出發,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與物理緊密聯系,物理學不只是偉大的科學家獨自研究的學科,而且是我們現實的每一個人所要了解的科學,教師如果能夠注重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提醒學生去發現我們身邊的物理知識,比如,冰面的摩擦力為什么比較小、水杯中的筷子為什么“被折斷”、多數橋梁為什么是拱形的等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從現實中發現物理知識,從生活中提取知識,又能從知識中明白生活。
六、適當地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要適應學生的天性。學生尚處在發育階段,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教學要引導學生的興趣方向,主張對學生采取表彰和鼓勵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取不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興趣,使課堂效率逐步提高。通過成立學習小組,使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教師聽取小組匯報,指出小組的優點和不足,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精神甚至物質獎勵,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判斷相關知識點,拓寬知識面,加強良性思維模式的訓練,以此來實現高效物理課堂的教學目的。
總之,構建高效物理課堂,是推動教學質量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根據新課改精神實踐的新的教學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真實考慮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主探尋問題所在,自主解決問題,挖掘自身潛力,從而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 胡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
的培養和保持[J].考試周刊,2010(15)
[2] 陳利斌.初中物理有效作業的思考[J].中學
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04)
[3] 金開華.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探討
[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1)
[4] 陳劍.新課程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若干問
題的探討[J].湖南中學物理,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