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剛入園的寶寶們會在開學前的親子課上與班上老師見面,我是后來才加入到現在這個苗苗班的大家庭里的,所以寶寶們通過幾次親子課,對顧老師、劉老師很熟悉,當我們假期里到每個寶寶家里進行家訪,有的寶寶很熱情,雖然不認識我,但在家人的引導下也愿意和我打招呼;有的寶寶表現出的是害羞;有的性格很開朗,表現很活躍;也有的寶寶因為年齡小、講話遲與我們沒有交流;還有的只和他們認識的顧老師、劉老師問好,對我只是睜大眼睛看看我,沒有任何表情。而這些寶寶中我發現了“特別”的她,李佳蔚是我們家訪的31個寶寶中,唯一一個會說話,但卻沒有說話的寶寶,就連爸爸媽媽在她身邊逗她,她還是依然淡定,沒有說話,沒有表情,沒有反應。
家訪的時候了解到,李佳蔚沒有小名,家人一直都叫她“佳蔚”,在她的媽媽介紹中,我知道了爸爸是部隊的軍人,在生活的條理性、清潔度方便要求很高,家中的衛生只要爸爸在家都是由他負責,從家具、窗戶到地面甚至是墻角這些容易被常人忽視的地方,佳蔚爸爸都從不馬虎,從家中的整齊的擺設中就能看出了,不像我們到其他寶寶家中能看到隨意擺放的玩具,在交談過程中,佳蔚一直坐在媽媽的腿上,把頭埋在媽媽懷里,無論我們老師怎么逗她,她都沒有露過她的小臉,直到我們離開,媽媽硬是拽過她的手和我們擺手“說再見”。從她家里出來后我就暗暗在心里對自己說:這個女孩子有點意思。下面就有兩個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有意思的小姑娘。
片段(一)
今天班級有對外公開活動,集體活動《帽子找家》需要寶寶們從家里把帽子、圍巾、手套帶來,活動中請寶寶們看標記將它們進行分類。老師請小熊組的寶寶先上來分類,輪到佳蔚去選時只見她從筐子里速度找到自己的帽子沒有放到分類欄里,而是馬上戴在了自己的頭上,老師看著她笑了笑說:“佳蔚,請你試試把帽子送回家好嗎?”她眼睛直直的盯著老師沒有反應,老師又問了一次,她搖搖頭沒有取下帽子。老師伸手準備幫她拿,她立即雙手桉緊了帽子。為了不勉強她老師就允許她繼續戴著帽子上課,由于冬天房間里看了空調,這小家伙兒估計戴著帽子有點熱了,用一只小手撓了撓頭,把帽子往頭頂上掀,我看見了輕輕地走到她身后蹲下,靠近她耳邊悄悄地說:“佳蔚,有點熱了是嗎?我們把帽子拿下來送回家吧?”她轉過頭瞟了我一眼又轉回去把帽子重新拉回原位,小嘴巴一撅說了聲“不熱”。我之后又悄悄地提醒了她兩次,但她還是執著的堅持戴著帽子,直到集體活動結束后老師請寶寶們選游戲時,佳蔚戴著她的毛線帽子選擇了在小舞臺表演,跟著音樂自由舞動的她頭上已經冒汗,從帽子的邊緣能看到有汗珠滲出,我一直看著她,心想這下子你總要拿下來了吧。可她還是繼續戴著,我真打心眼兒里的佩服她了,這娃兒是真執著啊,我請一個小朋友走過去勸她還是沒有成功。
我還是默默地關注她,我發現她總是會時不時地偷瞄其他寶寶頭上的頭飾,看得出她很喜歡也想戴,于是我走進小舞臺的游戲區,到擺放材料的筐子里拿了幾個《喜羊羊和灰太狼》動畫片的角色頭飾故意大聲地說:哎呀,還有這么可愛的頭飾啊,如果戴在頭上表演的話就更好了。佳蔚聽到了她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現在換她直直地看著我了,我假裝視而不見繼續和身邊的孩子交流,佳蔚慢慢向我這個方向走來,她看到我幫別的寶寶在戴頭飾,她玩下腰伸手到籃子里選了一個懶羊羊的圖片,然后站在我的身邊,小手抓著圖片垂放在腿邊一句話也不說。我轉過身蹲下望著她笑,我希望她能主動向我尋求幫助,可是她沒有只是看著我沒有開口。
我問:“你有事嗎?”
“……”
“你也想戴這個頭飾,是嗎?”
她微微張開小嘴,但很快又閉緊,抿了抿嘴唇,低下頭輕輕地點了一下。
“那我們先把帽子拿下來好嗎?這個頭飾的皮筋不夠長,你戴著帽子的話,就戴不了這個頭飾了。”
她低頭看看自己手中的懶羊羊,考慮了幾秒鐘,終于同意了,她把帽子拿下來交到我的手上,湊到我耳邊對我說:“彭老師,等我放學的時候再給我帶回家,好嗎?”我笑著說;“當然,小朋友們放學后都要把自己的帽子、手套帶回去的。”聽了我的話后,從她的臉上我能看到明顯的放松情緒。她把懶羊羊頭飾交給我,我拿過紙巾幫她先擦了擦頭上的汗然后才幫她帶好頭飾。她再次加入到小舞臺的游戲活動中了。
片段(二)
托班的老師都有習慣和寶寶們有身體的親密接觸,比如:摸摸頭、摸摸臉、擁抱他們、親親他們等,這是老師很自然地的一種情感流露,寶寶們也同樣覺得老師這樣是因為喜歡他們,也很樂意和老師這樣親近。在請寶寶們小便、洗手時,我會習慣的摸著寶寶們的頭請他們走進盥洗室,這天我也用一樣的方法請佳蔚,我的手扶著走在我前面的佳蔚的頭上,她就不停地從后腦勺往頭頂的方向摸,我看到后好心地幫他撫平頭發,結果她還是繼續從下往上反著摸,我彎下了對她說:“佳蔚,你怎么啦?為什么老是這樣弄你的頭發啊?”她低著頭小聲的說了一句話,我沒聽清,就靠近請她再說一次,她說:“你把我的頭發搞得亂七八糟的。”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是楞了有幾秒鐘,就是這么稀松平常的動作,我工作8年多以來
不知道摸了多少寶寶的頭了,她是唯一一個這么說的,而且一個2歲多的寶寶能說出“亂七八糟”這樣的成語我更為吃驚。說實話剛開始我還有點生氣呢,覺得這個孩子怎么奇怪,老師是喜歡你才會這樣摸你,但很快她的話語又讓我反省,她年齡雖然小,但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有思想、有情緒的人,我們老師不能用同一的標準去要求每個孩子,我們要允許寶寶有拒絕的權利。
放學后我及時打電話給佳蔚媽媽說了今天的事情,佳蔚媽媽聽到后也笑了起來,她說佳蔚在家也會說這樣的話,只要不順她心意,哪怕只是本書沒有放好,她也會說大人們:“怎么搞得亂七八糟的啊?”和她聊天的過程中我對佳蔚的了解更多一些了,由于爸爸媽媽工作性質的原因,佳蔚和公公婆婆在一起,在家里佳蔚性格還算比較活潑,公公喜歡教佳蔚唱歌,第一次聽到佳蔚媽媽說佳蔚會唱俄羅斯歌曲《小路》,我感到很意外,現在的小朋友多數都是唱兒歌《小燕子》、《數鴨子》、《一只哈巴狗》什么的,佳蔚真是很特別,她會唱的連我個老師都不會,更加讓我對她感到好奇,更想能深入的了解她。
所以后來利用接送寶寶的時間和佳蔚家人溝通,利用QQ、飛信和佳蔚媽媽交流,我知道了她更多的小秘密,我會偷偷地私下和佳蔚聊天雖然多數都是我一個人在說話,但她慢慢開始接受了我,入園看到我愿意開口喊老師好,愿意接受我對她的幫助,愿意和我一起參與游戲,也愿意我摸著她的頭走路了。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佳蔚在下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性格上有了明顯的變化,班上的老師都說現在的佳蔚啊,能看到她的笑臉,能聽到她的聲音了。她在開學初拎著花燈來幼兒園時主動走到我的面前向我介紹:“這是爺爺買給我的花燈,還能唱歌呢。”邊說邊打開開關演示給我看。還告訴我家里還有一個花燈是媽媽買給她的,但她覺得這個能唱歌,所以就帶這個來了。我好高興能看到現在這個狀態的佳蔚,這個才是小寶寶應該有的狀態啊。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是需要更多的關心瑣事,關心在他人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每天與幼兒打交道,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些幼兒教師特有的壞習慣,把幼兒單純的看做是一個孩子,其實,教學工作就是教與學,在教育引導幼兒的同時自己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幼兒的世界也是有他們的道德觀,甚至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只要你耐心觀察,細心研究,會發現孩子也可以教會我們很多!每一個純真又善良的幼兒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很自豪選擇了這個份事業,更慶幸我和孩子們每天都在一起,我想對所有的幼兒老師說,再累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因為孩子們能給予你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質都替代不了,讓我們好好享受這份獨有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