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新篇章。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huán)境的因素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一、提前布置學生預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在教授課文內容時,學生往往只讀了一遍課文,有的字音沒讀準,有的詞語沒理解,有的內容沒理清,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學生談中心、談內容,效果總是不夠理想。而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平時沒有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還會降低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充分閱讀文本,同時還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預習題,讓學生能夠提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主動熟悉課本內容,收集與課文有關的學習資料,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一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有超乎尋常的熱情,會主動地對這些事物進行探索。小學生也是一樣,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有持久的精力和注意力。在語文學習中,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科很感興趣,那么他在語文課堂上會對語文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快速地進行思考和分析,他們會感覺到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樂趣。相反,如果學生對語文知識沒有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也不能積極思考,就會覺得語文課是一種煎熬,在他們認為枯燥無味的學習中,會更不喜歡語文課。針對學生的這種想法,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對喜歡語文課的學生要想辦法讓他們繼續(xù)積極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對不喜歡語文課的學生,教師要從他們的興趣點著手,讓這些學生不斷感覺到語文課的新穎,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喜愛。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就必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通過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來主動地參與學習,最終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例如,在學習課文《景陽岡》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以“老虎是否該打死”展開問題討論。有的學生說,老虎已傷害到了人民群眾,如果不打死,必定還會傷人,所以應該打死;有的學生說,老虎應受到一定的保護,人與動物之間應該和諧相處,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滅動物。在這樣一種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課堂成為了學生活躍思維、放飛想象的天堂,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精神,還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在語文課堂中,通過多媒體對其的輔助將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直觀性、動態(tài)感以及立體感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從而帶來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所不能擁有的教學效益。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概念或規(guī)律過于抽象因而難以具體說明,這便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學生理解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對語文教學進行輔助,便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高,在增加了教學容量的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緊跟教學前進的腳步,善于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從而使其充分發(fā)揮效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使用現(xiàn)代化技術來進行教學設計優(yōu)化,積極開展教學活動。比如,通過多媒體科技所具有的高密度及大信息量的特點來促使教學內容的豐富;通過多媒體科技功能豐富的特點來豐富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學習語文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促進教學互動的實現(xiàn)。
五、關注過程,提倡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倡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運用此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能夠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等。然而,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卻未能真正理解小組合作學習,僅是把它當作是“活躍課堂氛圍”的一種方式,課堂雖然熱鬧,卻也出現(xiàn)了諸如“濫而不精”、“學而無效”等方面的問題。那么,如何做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呢?經(jīng)過長期思考和探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整體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瑣雜亂的或者易懂的、無必要的合作。二是要明確小組分工,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發(fā)材料、做記錄、發(fā)言、總結、匯報等分別由不同的學生承擔,讓每個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三是要建立合作機制。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都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述說,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xiàn)“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適時引導。在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應作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并通過提示、點撥等形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以保證合作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服務。
參考文獻
[1] 孫秋.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
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3)
[2] 江雪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的有效性[J].內江科技,2011(08)
[3] 丹晶.改進提問藝術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
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1(17)
[4] 賈振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
學效率[J].學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