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數學教育十分重要,它為以后初中數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迫在眉睫。只有逐步地規范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課堂質量才會提高,整體的數學學習質量才會提高,學生的發展才會更好。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還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合理利用現代化有效教學手段,全面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創設樂學情境,變“乏味枯燥”為“興趣盎然”,提升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對于剛剛進入到規范化學習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童趣般的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愉悅、快樂地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現象。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1”到“10”這十個數字,我將學生的座位都排到教室的四周,中間空出一塊空地用來做“小朋友們排排坐”的游戲。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都非常興奮。我不斷地向學生發問:“大家數一數,在這個游戲中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參加呢?”“其中一共有多少位是男孩呢?”“又有多少位是女孩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都對“數字”有了初步的認識。當我問到“那個梳小辮的女同學排在第幾個”這一問題時,數字的“序數”這一含義也潛移默化地被學生接受了。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課堂氣氛非?;钴S,一改傳統課堂中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落后模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潤物無聲地就被學生所接受了。
二、把握學生特點,巧施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定要把握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數學科目自身的特點規律,嘗試性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采用一些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教法,做到新舊交替、動靜結合,真正發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通過聽、說、看、動、做、學,做到寓教于樂,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人人動腦,個個主動的良好教學局面。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競賽中,由于強烈的好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組算出來的人多”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得成功,想辦法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這樣對小學生的激勵作用將會更大,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
三、引進競爭意識,營造進取氛圍
課堂教學中適時采取競爭策略,可以促進群體參與,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學生積極進取。課堂上,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教學,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參與競爭。如“看誰最先想出來?”“看誰說得最好?”“看誰做得最好?”“看誰想得比他們更好?”“比比誰最聰明?”“看哪一組準確率最高?”等等。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想學——會學——學會,優化課堂教學是一條“捷徑”,也是教改之路上一個永恒不變的追求目標。
四、適當地做一些數學習題,有選擇地做題
在小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做大量的習題起到的作用其實并不是很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不用做練習題。小學數學教師的選題是非常重要的,選出的這些題目應該是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這樣才能起到做習題的作用。小學數學教育初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心算之類的基礎習題,讓學生們打好心算的基礎;在學生們逐步學習的過程中,加大習題的難度與質量;最終選擇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們適應多變的題目類型。不要盲目地大量地做題,只有數學教師對于習題進行一定的篩選、考慮,有選擇地讓學生們做題,學生們才能真正地從習題中學到知識,這才是做數學習題的真正意義。
五、關注課堂中的弱勢群體
首先,教師應充分尊重他們,鼓勵他們大膽開口提問,哪怕是最簡單的問題,也要勇敢地提出來;其次,教師可以把問題的共性和個性相結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共同進行討論、交流,鼓勵他們說出心里的想法和困惑,以便找出問題所在;再次,教師再以小步走的方式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或直接用講解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以確保他們能夠跟上集體的步伐。
六、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有效學習方法之一,通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并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從而促進學生的高效優質的發展,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法時,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務,并對該知識點進行共同探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促使優生更優,差生變優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品質。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進行師生交流、學生間互動的重要場合。教師若能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思考,從而使得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進步,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進而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課堂教學是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和能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最基本的途徑。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更是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王淑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的幾個策
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1(06)
[2] 李毅.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中),2011(06)
[3] 張履謙.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滿足不同層次
學生的需求[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1(05)
[4] 羅旭梅.“探”有學問 方能出彩——淺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學習[J].吉林
教育,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