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機專業合作社有效解決了農業機械大規模作業與農戶小規模生產間的矛盾,成為哈爾濱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攻方向。闡述哈爾濱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介紹了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組織形式,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形式;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53-1
1 哈爾濱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到2013年底,哈爾濱市農業機械化綜合程度達85%以上,構建了以哈南為重點,圍繞哈南、松北、賓縣賓西、依蘭農墾4個農機裝備產業園,以及哈爾濱拖拉機廠、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福田北大荒、東金戈梅利等11個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大項目建設,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18億元。組建千萬元農機合作社10個,共完成旋耕、翻地、起壟等整地作業0.7萬多公頃,插秧2000公頃,播種400公頃,收割2300公頃,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機合作社在服務農業生產的同時,由于提高了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自身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 哈爾濱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主要組織形式
2.1 以村集體為依托,農機大戶a帶機入股的合作社
機械所有權歸機手個人,合作社對機械實行統一調配、統一管理、統一聯系業務、統一組織作業、統一收費標準,實行單機核算,多勞多得,按作業量統一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和公積金。有的農機合作社是以村委會為依托、全村農民入股,合作社以服務本村農業生產為主,輻射周邊村莊,積極為機手跑市場、抓訂單、組織跨區作業。
2.2 以專業戶共同出資、財產共同擁有式的合作社
機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作業、統一核算,利益按投資比例共同分配。
2.3 與承包流轉土地經營相結合的合作社
以農機合作社為依托,承包經營土地,達到規?;鳂I、集約化經營,實現標準化生產,促進了農機和農藝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農機化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主導作用。
2.4 由農機經營戶或中介服務組織組建的合作社
農機合作社以市場信息為紐帶,統一向各農機戶發布作業信息,統一調配作業機械,擴大作業內容和作業面積。
3 哈爾濱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3.1 資金問題制約
大部分農機合作社都是以自有機械入社,近年來開展作業的收入主要用在新機械的購置上。盡管購機補貼的力度不斷加大,但是仍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一些大型高性能機械,由于價格太高,補貼資金有限,機手只能是“望機興嘆”。
3.2 管理不規范,服務水平差
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尚屬少數,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可以參考,處于邊摸索經驗邊開展工作階段,由于社員分散經營,合作社自身發展資金積累較困難,發展壯大面臨壓力。
3.3 人才缺乏導致合作社低水平運行
農機合作社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對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機械,技術掌握不夠全面,不適應農機合作社大發展、快發展的要求。
3.4 大機械與小地塊的矛盾突出
耕地不連片,極大地影響了農機標準化的實施和大型農業機械工作效率的提高,導致作業成本增加,嚴重制約著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3.5 基礎設施薄弱
設施建設上,機具發展速度較快,場庫棚建設速度較慢。在國家購機補貼政策推動下,合作社購置機具投資多,作業道路、場庫棚建設緩慢。
4 哈爾濱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對策
4.1 注重質量,科學指導農機合作社工作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應更加注重質量,不能為了數量上的發展而發展,盲目貪多,搞合作社大躍進,而應從客觀實際出發,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有重點地加以引導與扶持,保證合作社的建設質量,這樣才能保持合作社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保護好調動好廣大農民發展合作社的積極性。
4.2 加強管理,走向自我發展的良性軌道
要在“管”字上下功夫。農機合作社的管理運行必須像其他市場化運作的企業一樣,有完善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完備的規章制度。要發揮監事會的作用,履行經濟管理、效益返還等制度,同時抓好合作社成員素質提升,讓農機手懂技術會保養,有較高的農機田間操作技術。在保證社員得到最大效益的基礎上,自身得到鞏固和發展,走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調節之路。
4.3 增強素質,培育懂管理會經營的領路人
當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領導者多數是農村人才,普遍熟悉農村、農民、農業和農機等情況,有一定的農業或農機經營管理能力,有較廣的行政和社會關系以及較高的威望,有依靠農機資源致富的熱情和良好的奉獻精神。但要想合作社有大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領導者的素質,通過不斷學習、交流,提升其管理水平,這也是關系到加入合作社的群體能否獲取更多利益的大事。
4.4 誠信經營,農機服務也要有品牌意識
農機合作社要實行“幾統一”經營服務模式,如統一調機使用、統一作業質量標準、統一作業收費分配、統一技術指導。農機合作社要像正規經營的企業一樣,以優良的產品、優惠的價格、優質的服務樹立良好信譽,贏得農民市場的信任。
參考文獻
[1] 楊春君.加快農機服務組織規范化發展的探討[J].現代農業裝備, 2009,(12).
[2] 王興林.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思考[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04).
[3] 李常廣,王寶堯.沈陽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0,(12).
作者簡介:范國良,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