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習達
摘 要:作為一線的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對農村英語教學的諸多困境,我常常在反思、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提高教學效率。為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思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效率;觀念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72-01
我是一位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從事一線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在多年的教學感悟中,最讓我頭疼的是絕大多數學生一談到英語,就聞聲色變,都怕英語,這一教學困境的產生是因為農村學生英語基礎、教學條件、學生家庭因素等造成的不利后果。然而農村初中生約占全國初中生的3/4,農村初中生的英語水平直接關系到全國初中生的英語水平。作為一線的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對農村英語教學的諸多困境,我常常在反思、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提高教學效率。為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思考。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教師要不斷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用全新的教育觀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中,特別是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把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手段。我們必須要徹底轉變教師這一觀念,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有正確的定位,從學生學習的主宰,知識的灌輸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和啟發(fā)者,教師的主導意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教知識變成教學生學知識,讓學生做知識的建構者,學習的主人,學會思維,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不用再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去要求學生。教師一定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要多和學生交流,學習上共同探討,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不要擺出一副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架勢。而事實上,我們某些方面確實不如學生,在不知不懂時應該老老實實地說確實不知。在同學們回答你所不知道的問題時,你應該說:“謝謝你,聽了你的回答我明白了。”這樣學生學習才有后勁。
二、營造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
相對城市學生來說,農村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比如英語角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營造一個生活化英語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要交際,要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語言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盡量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運用英語。首先,可以布置富有英語氣息校園文化環(huán)境,為學習場所設立英語標識。如:草坪上標上Keep me off等牌子。教室走廊,樓梯口等都可以張貼標英語的圖畫,創(chuàng)辦英語學習園地,開設英語朗讀教室,在校園內辦英語墻報等,形成校園生活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其次,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可以利用節(jié)日主題,節(jié)日主題等來開展活動。例如母親節(jié)主題活動,可以讓學生寫一些對母親的祝福語寄給媽媽,同時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學習常用祝福的表達方式。用英語祝賀生日,寫生日賀卡,唱英文生日快樂歌等,還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等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有利于學習英語良好氛圍的形成。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障,同樣的在英語的學習中,好的學習習慣同樣很重要。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敢于開口讀出英語。如果學生不敢開口大聲讀英語,這樣的英語教學是沒有效果的。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貫穿很多指令性的動作、語言,這時候這些指令性的語言就多用英語來說,讓這些動作、語言對學生形成一種習慣,讓學生對詞匯有更深的敏感性,再次,就是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語言的學習,總是離不開聽、說、讀、寫,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寫”的能力,主要就是讓學生學會多練習,讓學生的書寫能夠工整、整潔,并且讓學生習慣英語的書寫方法。教師在評價他們的練習的時候多給予鼓勵,并展示獲得“Good”的練習,讓學生們從心理產生一種成就感,促使學生越學越好。最后,就是利用學習小組的模式,讓學生學會互幫互助,不但是讓成績好的幫助成績一般的,還要學會讓學生能夠在小組中指出小組成員的錯誤,在“挑錯”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避免這樣的錯誤在自己的身上發(fā)生。不斷改正錯誤的習慣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一部分。
四、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
學生應有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這主要包括學校教育環(huán)境、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教育環(huán)境。學校除了為學生提供一些硬件學習環(huán)境,比如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現代發(fā)展的多媒體等等,還應該提供良好的軟件學習環(huán)境,比如提供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多渠道英語學習的現代資源:圖書館、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廣播電視、英語書刊等。建立合理的評價標準,讓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無后顧之憂。社會教育環(huán)境,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學校和家長都沒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新課本脫離現實,教育部門應該及早發(fā)現這個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五、采用激勵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運用好激勵性功能是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運用激勵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察覺自身的語言學習價值意義,而且能夠體現出教師對學生語言學習的關注,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潛能。 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需要出發(fā),注重運用人文主義教學理念來關注學生,相信學生能夠發(fā)展進步,讓學生從激勵中增強學習的信心。教師應多運用激勵性話語,讓學生感覺到自身在學習中的不斷進步。多運用欣賞的眼光來注視學生,讓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能夠得到認可。教師應該深入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之中,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得到一定的關懷,增強學習信心。
總而言之,教師要用現代理念組織教學,要深入思考,如何教得好,讓學生喜歡學習,學生如何學得好,學會學習等。只有在不斷地思考中才能發(fā)現教學中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教學見識,并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褚軍平.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2(09)
[2] 鞠積英.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