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愛娟
摘 要:高中地理結合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而高中地理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對學生的高中地理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地理;合作學習;教學質量
近年來,合作學習已被推廣到大多數的學校教育中,這種學習方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而高中地理也是一門靈活的課程,如果能結合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也能收獲更好的學習成果。下面對高中地理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進行總結。
一、高中地理教學合作學習中實行分組討論
高中地理的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探究,相互幫助,一起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這樣可以增進學生們之間的感情,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和團隊意識。
分組討論學習這一方法有利也有弊,所以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的分配,地理成績較好的可以和較差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互幫互助的小組。全班總體的小組實力水平要盡量縮小差距,這樣才能形成公平競爭的系統。在分組座位上也可進行調整,避免自由組合的同時,可以按照分組的形式進行座位組合,這樣能有效地促進學習和交流。
例如,在高中地理課上,讓學生們討論晝夜交替問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得出結果,可以讓地理知識不好的學生進行回答。當回答得正確時,不僅能提高該學生的自信,還能增強該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當回答得不完善時,學生因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增加而變得努力學習,這樣的分組既有利于學習又有利于公平競爭。
二、高中地理合作學習中應規范評價的制度
合作學習想要有成效,教師就必須合理地評價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其目的在于激勵學生,并讓學生有合作的意識,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例如,可以建立一個以組為單位的獎懲制度,針對有些在討論時濫竽充數的學生,教師可以明確個人的分工,要求組員互相監督,也可進行適當的提醒,這樣學生就不會漫無目的,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對于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不能對其進行正面的批評,而要從側面來提點。
例如,在討論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這樣與實際生活相關不大的問題時,有些學生覺得枯燥,不愿加入討論,教師可以點名要求討論完之后回答問題,讓學生有了緊迫感,主動地加入討論學習中,不僅可以避免懲罰的形式,又能讓學生最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對正確的進行鼓勵,對錯誤的進行指導改正,總之,老師的合理評價,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一個關鍵。
三、高中地理合作學習中應結合學生興趣制定學習內容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種東西產生興趣,便能加倍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課外的時間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方向,再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制定出相關的教案,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的學習成效加倍。
例如,在講解天文時,可以讓學生觀看我國載人飛船升空時的視頻資料,學生被該景象震撼,隨之產生興趣,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再如,在講解環境時,老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關于酸雨危害的資料,最好是一些發生在身邊的事例,讓學生看完之后進行討論,熟悉的事例會讓學生對討論更有興趣,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還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高中地理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明確自己的定位
在一些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雖然實行了合作學習的方法,但并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通常提出一個問題后,學生還沒開始討論,老師便開始以自我為中心,開始無止境地講課,回到以前的傳統方法,這樣的合作學習是沒有成效的。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過深,教師在實行合作學習時很難轉變角色,要化主導為引導十分不易。在這一點上教師必須轉變,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非常重要,教師盡量轉變成引導輔助的角色,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性。
例如,在進行區時的計算時,讓小組學生先自行進行討論計算,老師可以去一旁進行傾聽,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解題思路。討論完畢時,老師根據學生的思想進行點評,肯定正確的,改善錯誤的,形成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運用好合作學習這個方法對學生的高中地理學習有極大的幫助,也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以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出更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事業。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