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燕
摘 要:現如今,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愈演愈烈,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最重要的三年,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教育局關注的重點。尤其在近幾年,初中英語教材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使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遭遇瓶頸。如何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富有感染力,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何通過活躍英語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成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以這兩點為主線,淺析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的有效之法。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方式
牛津譯林版的初中英語教材作為目前初中組的新版教材,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明確教材改革原則:“堅持德育為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堅持與時俱進。”育才必守德,德育是做人的根本,遵循的是素質教育的精神。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素養,使其掌握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即聽、說、讀、寫技能。也要以課堂教學內容為鋪墊,開闊學生視野,發展他們感知人文與不同文化系統的意識,豐富他們的生活經歷;育才必創新,教材改革體現了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教材編排的內容也注定著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不足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培養他們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學創新要以新教材“語言好、理念新、方法活”的特點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能夠形成良好的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得到全面發展。
一、聽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聽”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方式。英語教師充分備課,填鴨式地將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但結果卻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學生對如此的課堂教學感到無趣,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造成對知識“一聽一過”,毫無效果的反效應,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可以提倡“每日一曲兒歌”。歡快的節奏、簡單的詞語句式、有趣的學習方式,教師將每單元必學的單詞應用到兒歌中,結合英文與中文,增強學生對英文單詞、句法的深刻記憶。例如,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7A)單詞表中有e-dog(電子狗),fish(魚、魚類),hobby(嗜好、業余愛好),eat(吃、進食),glasses(眼鏡、玻璃),enjoy(欣賞、喜愛),可以將這些單詞整合為一個兒歌小故事:e-dog,e-dog,e-dog,我有一個e-dog,戴著古怪的glasses;hobby,hobby,hobby,他有一個hobby,就是enjoy eating fish,fish,fish。簡單的句式,輕松的故事,不斷重復的新單詞,配合了學生的聽覺意識,從而加強了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與記憶,提高了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
二、說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說”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學生并沒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說”的訓練,只得到了大腦聽覺的信號,但并沒有對其加深印象。因此,多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多說、教師少說。
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更多地培養學生敢于在課堂多說的能力,同時也應創造讓學生多說的環節。科學證明,聽能記住百分之六十,說能記住百分之七十,既聽又說能記住百分之八十。大多數的中國學生對學習英語是有抵觸心理的,并且他們也怕在課堂上說得不好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時間長了,學生就更不敢動口了。所以,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鼓勵式教學。在英語課堂上,給學生機會,讓他們互相做對話、辯論、探討。而教師應多用Great,Wonderful,Thats good這樣具有表揚、鼓勵性質的話語,增強學生說英語的信心與膽量。還有,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遇到不會表達的詞語或者不知如何繼續往下說的時候,教師也應及時幫學生解圍,緩解學生說英語莫名的緊張感與尷尬。只有對每一節英語課上學生擁有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鼓勵,才能讓他們越來越喜歡英語課堂,喜歡學習英語,正所謂“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三、讀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讀”課文是學生必備的學習過程。學生用沒有任何思考、理解的方式將書本中的課文讀出來,沒有起到任何教學的作用。
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通過“讀”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筆者認為,語感對于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十分重要,甚至通過語感可以找出語法錯誤。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胡春洞說:“在人類學習或習得語言的實踐中,吸收總是領先于表達,也可以說輸入總是領先于輸出,由一種語言的感覺認知。”換句話說,只有多讀多背,積攢一定的知識量與感知量,才能逐漸擁有運用英語自主表達的能力。但背誦一直是令學生頭痛的事情,新版譯林初中英語教材正是考慮到了這種情況,將原版長篇大段的課文改成有趣的雙人、三人對話,并含有一定情節,更容易讓學生用理解的方法背誦,提高學習效率。老話說:“讀十遍,背一篇。”通過不斷的朗讀與背誦,讓學生積累不定量的語言素材,增強語感,不斷提升英語表達能力。
四、寫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聽、說、讀占據了大量的時間與空間。因為“寫”需要一定的構思,費時又費力,所以在課堂上很少涉及寫作訓練。這樣傳統的教學方式令學生們缺失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現代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注重培養“寫”的能力。可以將“聽”“說”“讀”“寫”相結合,例如,每天讓一位學生用英文寫一篇日記,記錄自己的美好心情或者是遇到的事情、疑問等。這位學生將日記讀出來,下面的學生記錄,看看哪些同學可以準確的寫出這位學生讀出來的內容。這樣的方式,全方位地鍛煉了每一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大家都很想知道讀日記的學生的開心事、遇到的困難等;也促進了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真正做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僅作以輔助的作用。
除了上述對聽、說、讀、寫四大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師亦可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推進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引發思考的學習過程。例如,在教授譯林版牛津初中教材7B Unit 5 Amazing things時,教師采用懸念導入法。上課前,教師把自己的書偷偷放進一個學生的書桌里,開始上課后,教師假裝發現自己的書不見了,就問:“Wheres my book?”學生此時也感到十分奇怪,全班學生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此。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們他有神奇的第六感,可以感知自己的書在哪里,緊接著佯裝“發功”找書,并指著藏書學生說“I know,I know,my book is in your desk.”學生發現書真的在自己的書桌中,教師立即導入“Wow,wow,how amazing things!”這樣的教學方法,使英語課堂氣氛活躍,可以有效感染學生學習的上進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教育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地點。有效活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氣氛,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用富有活力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有效增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性,讓“乖乖坐”的學生們“動起來”,有效利用初中新版英語教材的優勢,給予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便利與美的享受。如此進行下去的有效教學,將會逐步增強教學的活力,使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讓學生真正愛上這門學科,愛上學習,并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張紅宇.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上海師范大學,2012(05).
[2]何建蘭.利用有效教學,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J].學周刊,2012(02).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