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艷
摘 要:在提倡信息化、標準化的今天,交流與溝通尤為重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道德審美、語言表達、規范書寫應該時刻與課堂教學同在。課堂是語言文字的重要陣地,教師則是這個陣地的指揮者,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規范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規范語言文字的書寫,做好語言文字的推廣與普及工作。
關鍵詞:普通話;口語交際;規范化;教學;推廣
在新課標中,國家已把口語交際正式列入了教學目標。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則提出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學會演講、應聘、接待、洽談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能夠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的表達和交流,說話時態度真誠,有禮貌,表達準確、清楚、連貫、得體,語言文明,儀態大方,符合職業崗位的要求。
課堂是語言文字的重要陣地,教師則是這個陣地的指揮者,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一定要用準規范字、說好普通話,做好語言文字的推廣與普及工作。根據自己在普通話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特從以下幾點來進行一些探討如何做好普通話的教學與推廣工作:
一、明確學習普通話的目的
要想學生在課堂上學好課程,那么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意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教師說一萬遍重要,不如學生在實踐中自己認識到重要。我從事的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通話教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是去幼兒園、早教中心當老師,要當好幼兒園、早教中心的老師,除了能唱會跳,能畫能剪外,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用語言把知識傳達給小朋友,如果在講課時詞不達意,或者用聽不懂的方言來講,那么舞跳得再好,畫畫得再美,也是無法傳達給別人的。流利的口語表達、標準的普通話是做教師的必備素質,幼兒園教師也不例外,國家現在對從事幼兒教師的普通話要求是拿到二級甲等證書。當學生意識到能否說好普通話關系到畢業后能否從事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后,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普通話并不難學,難的是對心理狀態的調整,因此作為老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許多學生來自四川各地,方言比較重,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學生會取笑,因此不敢發言。針對這種情況,在開學之初,我就告訴學生,學習普通話一定要放下面子,要膽大臉皮厚。任何學習都有一個從拙笨到熟練的過程,專業課如此,學習普通話也不例外,要想說好普通話,沒有捷徑可以走,只有課下多加練習,多聽取他人的意見,不斷改正并持之以恒,才能說好普通話。反之,如果在學習中過分顧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發音缺陷,越不敢說越說不好,這樣是學不好普通話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及時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放下心理包袱,大膽地開口講,這樣才可能說好普通話。
三、注重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上,除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畏難心理之外,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普通話的學習其實是枯燥而單調的,如何讓這種枯燥而單調的課堂變得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設計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之后,他才會愿意用更多的課外時間去鉆研。教學上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可以利用競賽法、游戲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將生動、鮮活的畫面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得很開心,意猶未盡,下課了也就會愿意繼續用普通話來說。
四、在學校范圍內推廣普通話
學習任何語言都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它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語言的學習和應用。學生在家使用普通話的機會很少,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學校這塊根據地,要盡量克服四川方言環境的負面影響,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的說普通話的環境,這樣學生才有說好普通話的基礎。作為老師,要嚴于律己、起好帶頭作用,注意言傳身教,在教學中時刻注意使用普通話,在學生練習時要注意糾正學生口語表達不準確的現象;在課外與學生交流談心等場合,也不要忘記使用普通話。對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課堂上不得使用方言、一律要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在班級上、年級上設立監督小組,要求學生間的交流也要使用普通話,大家都說普通話,你反而不好意思說四川方言了。只有盡量在小范圍內為學生營造出說普通話的良好語言環境,學生才能放開心結,大膽地去說,也才有可能慢慢說標準。
總而言之,要做好普通話的教學與推廣,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克服畏難心理,讓學生多讀、多練、多講、多用,學生的普通話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一定要占領好課堂、學校這一重要陣地,全面做好普通話普及工作,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