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萍
摘 要:最近幾年,中學課改力度逐步增加,在新的英語教材編寫中,學生實際能力占了很高的比重,尤其是“說”的能力的培養。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但現實中,有部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課標中的要求有比較明顯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傳統英語教學長期忽視口語教學,學生不重視口語表達所致。那么,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呢?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興趣培養
一、創設情境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用實物和卡片、簡筆畫、圖片以及播放錄像、錄音等形式對新教材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課堂情境中。通過這些手段使學生短時間內增加學習興趣和動力,營造一個花樣繁多的課堂活動氛圍,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經學到的語言材料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有話可說,并身臨其境地體驗人物經歷,和人物產生共鳴,同時不由自主地跟著人物自言自語,這樣就減少了學生利用母語進行心譯的過程,加快了與事物建立直接的鏈接,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與深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靈活安排課堂活動,按學生的實際能力量身定做設計,并針對學習內容,選擇一些故事或者新鮮見聞、熱門話題等來組織活動。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促進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際溝通。比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安排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情境對話、小型辯論、訪談等活動,讓學生愿意參加,有興趣參加。為了讓活動充滿快樂,可以使用一些幽默的語言、動作來活躍氣氛。比如說,講oue body and healthy habtts時,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的名字,學生會爭先恐后地說,教師借此機會可以讓平時不喜歡說話的學生發言,有意讓他們說簡單的單詞,讓基礎稍好的學生說難度大點的單詞。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有話可說,增強了差等生的自信心,鼓勵了基礎好的學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了關于食物的單詞。緊接著讓學生討論什么是健康的飲食,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什么,在掌握了一些關于食物的詞匯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再用段落來總結。此時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表達段落,基礎差的也能聽懂,慢慢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英語課堂教學的主導和組織者是教師,學生應當積極參與配合,因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像上面提到的復習食物類單詞這一教學活動,教師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導演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生動有趣。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把持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按部就班,學生傾耳細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沒勁。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精講語言基礎知識,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給學生創造各種語言環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主動性,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發展和提高的過程。
四、開展課外英語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教師要提供一個舞臺,讓學生大膽說大膽做。要真正讓學生成為主人。在學完課文后,可抽出一節課專門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父母及鄰居等。學習他們的興趣愛好、社會交往等等,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談論。不定期進行英語演講比賽,開展“英語角”活動,讓學生在這里講故事、看對話表演、唱英語樂曲、做互動游戲等。鼓勵學生多聽英文歌曲或者觀看原聲英文電影,也是提高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好方法。同時,要求英語教師以身作則,多講英語,讓學生盡可能置身于英語環境中。教師平時遇到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用英語和他們交談。
總之,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培養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是每一位英語教師的責任。只要我們每一位一線英語教師堅持不懈,不斷努力,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趙月光.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J].時代教育,2009(03).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五中)
?誗編輯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