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文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設置多樣化的化學課程模塊,努力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構建多樣化的化學教學模塊,從而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找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樣化;探究情境;生活實際;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化學課堂實施過于強調死記硬背,過于強調題海式的練習,再加上現階段的學生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導致他們越來越厭煩化學學習,越來越找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采用恰當的學習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探究情境,培養主體意識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的需要,創設有效的探究情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教學《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創設了以下問題情境,如:①自來水為什么用氯氣進行消毒?②為什么用陽光曬或久置一段時間后的自來水就可以用來養金魚?③一張濕潤的紅紙投入一瓶干燥的氯氣瓶中,會出現什么現象?……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問題,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氯氣的基本性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具有探究性的課堂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進而為高效化學課堂的實現做好鋪墊。
二、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應用能力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相關信息,將抽象的化學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感受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生活中接觸到常見金屬有鋁、鐵、銅、銀等,金屬制品,有金屬炊具、金屬導線、勞動工具、交通工具等。但是,對金屬的一些性質學生并不是太了解,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一個問題:某飯店的招牌菜是“酸菜鮮魚湯”,據老板反映,用鋁鍋盛該菜,時間不長鍋底就會出現漏洞,非常浪費。請分析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有些家庭用鋁鍋熬醋也會出現這種現象。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分析,不僅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且也有助于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完善評價模式,營造和諧氛圍
完善評價模式是多樣化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多元化而高效的化學課堂的重要外部因素,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部分,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多方面對學生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而且,良好的環境也有助于課堂效果達到最佳,當然,學生的思維也會在輕松的環境中更加活躍,最終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效化學課堂,是建立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下的,所以,教師要立足于化學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辛惠瓊.高中化學多元化課堂教學策略淺析[J].學園,2013(07).
(作者單位 湖北省襄陽市第九中學)
?誗編輯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