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
一、要理解懷古詩、詠史詩的基本概念
懷古詩的“古”,是指古跡,“懷古”是指登臨游覽,觸景生情,由于歷史遺跡的誘發,而抒發感慨。在藝術表現上,往往要寫景,寫這個古跡的地理環境、景物景觀,長于情景交融。
詠史詩的“詠史”就是翻閱古書,針對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針對一個歷史事件,可能是針對一個歷史人物,借此抒發作者的思考、態度、情懷或諷刺時政,從而抒發自己的獨到見地。長于議論,不一定要寫景。
二、要學會判斷懷古詠史詩
看到一首詩,我們怎么知道它就是詠史懷古詩呢?這樣的詩歌往往有形式上的標志:(1)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2)在古跡、古人名前冠以“詠”字;(3)在古跡、古人名后加“懷古”“詠懷”等。那么,學生在詩歌中發現了這些標志,就能夠判斷了。
三、要明確詩歌的結構安排
(1)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2)一句景、一句情,一聯(闕)景、一聯(闕)情;另一種情況是只寫景,不寫情,景中含情。總之,詩的結構一般是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四、要重點把握這類詩歌的內容、主題、情感
這一點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那么詠史懷古詩的內容有哪些呢?對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我把它歸為四類:
(一)懷人傷己類
1.表達像古人那樣建功立業的志向,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2.抒發自己渴望建功立業或懷才不遇的感傷。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照自我。
(二)懷古傷今類
懷古傷今類的詩歌常常是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感嘆昔盛今衰,抒發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三)借古諷今類
1.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
2.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3.勸誡今人不要一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窮兵黷武,以免重蹈覆轍。
(四)冷靜思考類
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表達自己的見解,歸納歷史規律。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
五、要掌握鑒賞這類詩歌的寫作手法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描寫方式:襯托——正襯(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反襯(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這也是回答詩歌的情景關系;用典;對比;虛實結合等修辭方法和表現手法。
詩歌鑒賞本是一大難點,而詠史懷古詩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學生對詩歌的背景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到一首懷古詠史詩,如果學生能夠從以上方面出發,就基本知道了這首詩寫了什么、為什么寫、怎樣寫的,那么這首詩的鑒賞也就完成了,鑒賞也就顯得不那么難了。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第六中學)
?誗編輯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