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倡導新的課程資源觀,課程資源不應僅僅局限在教材上,而應開發新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實效。鄉土資源就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的課程資源。有選擇地讓鄉土資源進入課堂,可以增強教學的親切感,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鄉土資源;政治課教學;課程資源
鄉土資源主要指學校所在省、市、社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和歷史、政治經濟、民風習俗、傳統文化、生活特色和生活經驗等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鄉土材料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唯物”的特點,把鄉土素材加以篩選并引入課堂教學,就使得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一下子近了,從而會收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中引入鄉土材料以充實教材內容,打破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封閉性,意味著書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符合“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對鄉土素材等課程資源的開發、整理和應用,使政治課教學內容富有生活氣息,對于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一節課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中采用鄉土材料,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利用鄉土資源導入新課,發揮其生動形象的優勢,能從與學生聯系密切的生活經驗或其已有的知識、能力、志趣、品德的實際出發,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容易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對教材引起興奮,點燃求知欲,促進積極思維,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筆者在講解“價值決定價格”這一理論時,就舉了學生喜歡玩的“手機”這個例子。我提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手機原來被叫做什么?原來只有極少數有錢人才買得起,為什么現在這么便宜,幾乎人人都買得起?由于學生對手機不陌生,所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創設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刻意創設一種情境,把學生帶入預設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而產生共鳴,從而與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遙相呼應。為此,在新課程下,創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問由境生,問隨境異。例如,筆者在講授“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內容時,就列舉了一些本地的知名企業,并且帶學生實地參觀這些企業。最后,我讓學生一一回答這些企業的性質。學生參觀之后,對本地的經濟制度以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有了一個直觀、清晰的認識。這樣不僅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三、理論聯系實際,優化學習方式
以前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停留在被動接受、死記硬背上,容易對政治學科造成一種“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錯誤觀點。鄉土材料很大一部分是由學生親身參與而獲取的,在獲取過程中,可以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一方鄉土,一方文化”,鄉土資源中蘊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政治課教學中鄉土素材的開發、應用,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要求,是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需要。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園、回歸自然,有利于課堂的自然、和諧,有利于使政治課教學獲得新的活力、生命力。
作者簡介:鄧秋敏(1982.7—)男,江西贛州人,江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畢業,現為江西省寧都縣第四中學高一政治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課教學。
(作者單位 江西省寧都縣第四中學)
?誗編輯 劉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