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成
世人常說:“沒有了勤快的媽媽,就有了勤快的孩子。”勤快的媽媽往往會包辦孩子該干的許多事情,無形中扼殺了孩子好奇和喜歡探究的自然天性,不利于孩子的良好成長。當媽媽如此,當老師也是這樣。在教學管理中,我們既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從深處著眼,從細節上下手,同時也要學會忙里偷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班級問題、學習問題甚至成長問題,只需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辦法幫助他們,但是決不為他們包辦一切事情。這樣做的結果是:自己省去了許多麻煩,卻收獲了學生的一片成長。
上學年開學之初,我被分到基礎最差的八四班。大家對該班的評價是:“兩多一少”,即雙差生多、男生多、拔尖的學生少。開班伊始我宣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初步明確了除正、副班長外的各組組長、班級委員等人選。學生問我:為什么偏偏不定班長、副班長?我說:“我們八四班不是普通的班級,每一個同學都有很強的成長欲望和工作熱情,每個人都希望這個班級成為最好的班級,都能勝任班長的職責,我實在想不出讓誰當合適。這樣吧,本月我們大家都是班長,比著管好自己,比著管好班級,看誰的貢獻大,看誰的熱情高,看誰的能力強,最后讓誰當行不行?”“行!”大家一致同意。
因為大家都是班長,班級步調格外一致;因為大家都想當班長,有能力的學生都樂意表現自己,班級建設在良好環境下起步。
后來,我多次在班里宣揚我的新教育理念,強調每一個學生都有潛能,都是未來的優秀人才。我故意弱化同學們之間的成績差別與表現差異,把它視為進步的“早期表現”和“中期階段”,鼓動“后來者”(即雙差生)與“先驅者”(即優等生)在起跑線上次第前進,相互幫助。等班里的學習氣氛日漸濃厚的時候,我又趁熱打鐵,組織了各種肩并肩學習小組,探究活動小組,勵志宣傳文明教育園地,印制班報,讓班級在“緊張、和諧、團結”的氛圍里疾步前行。首次月考,八四班如愿以償,榮獲全年級第一名。學生向我祝賀,夸我班主任當的好,我說:“不是因為我班主任當的好,而是因為你們棒!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們會用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有更大的實力!”
一個學年很快過去了。在此期間,八四班經歷了奮發努力的拼搏階段,也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考驗階段,但是班級建設一天比一天好,學生表現一步比一步強。歷次月考和期中、期末班級總評分和數學單科成績都一直全年級領先。在學校舉行的許多文體活動中,八四班都勇奪第一,成為名符其實的活動強班。有人問我:老師,你是用什么招數把一個弱班變成強班,把一批雙差生轉化成好學生的呢?我說:“我哪有什么招?還不是我們班里的學生棒么?”其實,我自己心里明白,是因為我擯棄了那種陳舊的教育理念,將“師本”教育轉化成了“生本”教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科學對待學生的基礎與素質,鼓勵學生積極發展自我,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的自信與豪氣,最終才能把班級帶上了良性循環的快車道,有了今天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知道,無論從哲學角度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一出生就有著強烈的成長欲望和探究知識的本能訴求,可惜的是,我們的好多老師和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都太自以為是,只把孩子看成一個毫無能力的弱小者,從而理所當然地置他們于自己的完全“保護”之下,過多地包辦了孩子的“成長任務”,從而導致孩子在學習上形成過多的緩慢、疑惑和反抗。由于我們不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不能全面理解孩子的本能訴求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走向生命的深處,忽視了成長的內因的作用,結果是沒抓住主要矛盾,繞了一個大圈子,往往還費力不討好!慎之!慎之!
(作者單位 河南省周口市第四中學)
?誗編輯 馬花萍